一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_天天曰天天爽_97高清_五月婷婷导航_中文在线视频_久久在线视频

關注
微信
工程機械與維修 今日工程機械
首頁 - 資訊 - 正文

非凡十年之柳工② | 聚勢謀遠 推動大國重器轉型升級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脊梁,要加大投入、加強研發、加快發展,努力占領世界制高點、掌控技術話語權,使我國成為現代裝備制造業大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掛著工程機械行業的發展,先后多次考察工程機械企業。

2022年6月4日,一個好消息從英國傳到中國柳州:由英國KHL 集團旗下《國際建設》雜志發布2022年全球前50強工程機械制造商榜單(YellowTable 2022),柳工位列15,這不僅是柳工多年來在產品升級上奮發作為的成果,更彰顯了大國重器的硬核實力。

自主創新 創新底色鮮明

工程機械是裝備制造業重要組成部分,十年間,中國工程機械制造業快速崛起,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作為行業的佼佼者之一,柳工做出了非凡貢獻。

從1966年成功研制我國第一臺輪式裝載機開始,柳工相繼研制出奠定中國裝載機發展基礎的Z450、 ZL50C, 世界首臺并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的高原型裝載機ZLG50G, 以及打破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紀錄的輪式裝載機CLG899Ⅲ等。柳工的基因里自帶著對創新產品的追求。

一幅幅產品升級的生動畫卷在龍騰背上鋪展開來:2012年,柳工兩大核心產業,裝載機和挖掘機已分別發展到行業領先的H系列(第八代)、E系列(第五代),并進軍全球高端市場;2015年,柳工自主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國工程機械最大噸位的裝載機CLG8128H 上市,額定載荷12噸;2018年成功研制出代表國際一流水平的全國首臺商用5G智能遙控裝載機;2019年,全球首臺20噸級純電動挖掘機發布;2021年在行業首發無人駕駛裝載機、挖掘機和壓路機。

柳工積極拓展工程機械產品新思路,以智能高效、節能環保為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產品升級,并憑借“全面智能化”戰略成功入選2021中國智能制造50強排行榜。

自立自強 創新優勢明顯

柳工擁有工程機械行業首家國家級技術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建立了行業先進的技術開發體系,自主研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工程機械系列產品和關鍵核心技術,如國際領先的高原適應性關鍵技術等。目前,柳工正在進行更高層次的智能化技術應用、振動、噪音和人性化設計等前瞻性技術研究。

如今的柳工已形成土方機械、路面機械、礦山機械、樁工機械、起重機械、建筑起重機械、農業機械、小型工程機械、高空作業平臺、混凝土設備、預應力業務等13大類產品品種、32種整機產品線。其中,核心產品裝載機產品技術和銷量長期占據行業領先地位,部分技術還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柳工以客戶和市場為導向,依托全系列產品,不斷深化“全面解決方案”,致力于為客戶提供便捷、智能、安全、健康、舒適的高品質體驗。無論是在高寒高海拔的川藏鐵路,還是挑戰人類極限的南極大地,又或是全球在建規模最大水電站白鶴灘水電站、“一帶一路”重要項目等超級工程中,柳工都能憑借卓越的產品和服務為項目建設貢獻硬核力量。

布局綠色生態 共贏機遇市場

隨著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柳工積極推動綠色轉型升級,助力實現“雙碳”目標。2021年5月,涵蓋856E-MAX電動裝載機、922F-E電動挖掘機、DW90A-EV 電動寬體車、LMI 1213ES履帶式電動移動破碎站+LMS48E履帶式電動移動篩分站等電動智能化產品的柳工成套電動設備礦山施工解決方案震撼亮相,為“低碳、環保、綠色”新發展格局注入鮮活力量。柳工電動裝載機成為國內首批出口海外的電動裝載機品牌,2022年5月,柳工第二代電動裝載機856H-EMAX全球上市。

對產品的完美呈現,是柳工亙古不變的初心。面對將于2022年12月1日起全面實施的非道路國四排放標準,柳工早已做足準備,已有12款國四挖掘機完成國家四階段環保備案并已達到批量銷售狀態,成為行業內國四認證最多、型譜最全、技術最優的工程機械企業。柳工國四挖掘機機型從1.7噸至120噸,共計37款機型,覆蓋范圍廣、機型成熟度高。柳工以匠人之心,對產品精雕細琢,用產品展開了一場“理想與現實的對話”。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要素,產品創新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優秀人才的集聚將儲備更多更強大的創新潛力,為創新驅動發展注入強勁動力。在國內外工程機械舞臺上屢放光彩的柳工,背后是一千多名研發工作者“十年磨一劍”的專注。從“跟跑”到“領跑”,柳工用技術奠定話語權,用技術開拓全球市場。

擁抱世界無止境,唯行動者有未來。柳工要不斷強化創新驅動、深化創新強企,在“十四五期間”,全面提升創新驅動力,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推動產業升級,奮力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知名企業。

今天的柳工,正大步流星。

展開閱讀全文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

發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