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_天天曰天天爽_97高清_五月婷婷导航_中文在线视频_久久在线视频

關注
微信
工程機械與維修 今日工程機械
首頁 - 人物 - 正文

立足中國,力搏全球——專訪三一非洲大區事業部董事長蔣慶彬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三一重起事業部原總經理、現三一非洲大區事業部董事長蔣慶彬

“我認為中國起重機行業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實現了技術的突破,2010年之前國內技術不夠成熟,與國外相比有一定的差距,處于技術突破階段;第二個階段實現了規模的突破,2010年之后的幾年里,國產起重機快速搶占市場,實現了規模的突破;第三個階段是品牌的突破,2016年至今,國產起重機在實現技術、規模突破的基礎上,不再局限于國內市場,站到了更大的國際舞臺與海外品牌同臺競技,這是國產品牌國際市場影響力打造與突破的時期。”

不久前,時任三一重起事業部總經理、現三一非洲大區事業部董事長蔣慶彬,在面對《今日工程機械》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從國際品牌的本土化,到如今本土品牌的國際化有了一個令人振奮的逆轉。盡管面對近兩年工程機械行業新一輪深度調整期,國內市場高頻震蕩,但三一重起信心十足,在產品技術儲備、市場策略上叢容應對,扛住國內市場下行壓力,“國內控風險、國外抓機會”,呈現了優秀的業績表現。

01

全球化,有了一個熱血澎湃的開始

2023年,是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出海爆發性增長的一年。

以三一重起為例,這一年,其海外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比重超過55%,預計2024年將達70%。而在2021年,三一重起90%的訂單還來自于國內,出口訂單僅占10%。隨著三一起重機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局面的打開,海外訂單源源不斷,不僅帶來了良好的利潤,更幫助三一重起有力對沖了國內市場下行所帶來的風險。

“以前我們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國內市場,大家都是站在國內看國外。現在,我們需要有全球化的思維,把國內市場當成全球的一個區域。隨著海外市場的占比越來越大,國內單一市場的波動帶給企業的影響只會越來越小。”

面對國內、國際市場環境的變化,三一重起在年初就制定了“國內控風險、國外抓機會”這一發展戰略。在國內以抓風控為第一要務,甄別優質客戶、降低訂單風險等一系列措施控風險,在海外積極布局國際市場,注重人才、配件服務的本地化拓展機遇,專注產品的高質、高效、安全研究,以及做好出口目的國法律法規、人文環境研究等準備工作。

“全球化的趨勢不可阻擋。對于中國企業來講,更大的舞臺意味著將會面對更嚴峻的考驗、更強勁的對手。”蔣慶彬認為,“國際、國內市場對于產品的要求也有差別,國內略看重價格,國際更注重質量。前些年,國內市場‘殺價內卷’的方式,不僅破壞了行業規則,企業也得不償失。面對更加巨大的國際市場,國內主機制造商也在紛紛跟進,但這次我相信三一不會盲目跟隨,讓‘內卷國際化’,而是更加注重規模服從效益的發展理念。”

02

愛惜品牌羽翼,“適當放下對市占率的執念”

規模服從效益、效益服從品牌。“在穿越了幾輪行業周期之后,三一集團也在歷練中不斷探尋前進的道路。近些年,三一重起主動放棄了對于片面追求市場規模的執念,更注重公司發展過程中風險的可控性,以及品牌影響力的打造,從而帶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轉型。”蔣慶彬說。

高質量發展轉型不是一句空話,對三一重起來說尤其如此。

“我們適時地調整了對市場占有率的追逐。以前講到市占率,這是各個廠家非常重視的一個考核指標,包括代理商,今年我們主動放棄了一些劣質訂單。所以雖然國內市場持續下滑,但是我們國內的經營是很健康的。在市場下行周期,三一重起的代理商也能夠保持盈利,沒有一家代理商出現負資產的情況,這是十分不易的。”

“在國際市場的競爭中也是如此。價格低廉會得到即時優勢,但長遠來看,更安全更高效的產品才能為顧客創造更大的價值。”說到這里,蔣慶彬例舉“東南亞摩托車”這一生動實例。

在上世紀90年代,日本企業基本上完全壟斷了越南的摩托車市場,鈴木、本田等日系品牌在越南市場占有率一度達到98%。隨后,1999年開始,中國品牌摩托車進軍越南,通過中國企業最熟悉的策略“價格戰”打敗了日系摩托車,占有率一度高達80%。但是好景不長,殘酷的價格戰意味著成本的極度壓縮,導致中國品牌的摩托車產品可靠性差,油耗也很高,最終被當地消費者拋棄,幾年的時間中國摩托車便全面敗退。

“中國工程機械品牌若想在國際舞臺上走得更遠,就必須引以為戒。尤其經歷國內企業這三十年來品牌建立的不易,才更應該珍惜自己品牌的羽翼,讓中國品牌的競爭力越來越好!”

03

力博全球的“硬實力”

產品品質是企業的生命,是一個企業乃至一個行業得以傳承的根基。無論國內市場還是海外市場,都是如此。

在研發、制造及產品的輸出上,三一重起持續夯實“硬實力”。

在三一的年報中,對研發投入有著明確的要求:每年的研發費用占比要達到營收的5%。“三一在研發方面十分舍得投入,研發經費曾一度高達總營收的7%,現在三一重起的研發費用占總營收的5~6%。”盡管在市場下行期,這一研發投入依然沒有縮減,并不吝重金從全球挖掘優秀研發人才。

在制造上,三一集團擁有46座數字化工廠,有兩座工廠入選由世界經濟論壇牽頭成立的全球燈塔網絡倡議,且是全球重工業唯二的兩座燈塔工廠。“這樣一來,我們的工藝都能做到互通互聯和自動化的提升。于2022年10月最新入選的長沙18號工廠,與改造前相比,產能提升123%,人員效率提升98%,單位制造成本降低29%,數智化發展成效顯著。”

有了研發、制造的優質加持,產品也格外亮眼。針對風電吊裝的大型化發展趨勢,風機功率越來越大,對吊裝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2023年三一推出國內首款9橋2400T級SAC24000T全地面起重機,能夠覆蓋160m及以下風機安裝,“擁有強大的轉場能力和超高的拆裝效率,三天可以完成一臺風機的吊裝,半天完成轉場,行業領先。”核電吊裝“霸主”SCC52000TM履帶式起重機,作為國內首臺投產及應用的“二合一”“一分二”履帶起重機,榮獲2023中國工程機械年度產品TOP50應用貢獻金獎,是國產大型履帶起重機功能拓展的創新產品。三一也是推動起重機電動化較早的企業,擁有純電、混電、插電三種不同類型的電動化解決方案,電動化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上得到認可,更是受到了國際市場的關注……

在當前和未來的全球競爭中,中國企業正依托于更高水平的技術能力、產品品質以及品牌形象,在持續走出去的同時,尋求占領全球市場價值鏈的頭部位置。

“起重機行業縱然起起伏伏,但市場的需求必將長期存在。人類享受科技所帶來的紅利,基建需求不會消失,工程機械必然有著持續性地需求。國內層面上,風電市場和新能源的快速發展,對于起重機行業帶來利好;國際層面上,出海正成為中國企業最大的發展紅利之一。”

作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極具影響力的頭部品牌,經歷三十余年發展與沉淀的三一,也愈發呈現出“三十而立”的成熟與擔當。


展開閱讀全文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

發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