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工程沒盾構機,網上平臺找一找;小故障輕松修,線上服務約一約;急需配件,網上下單送上門……。智慧互聯、遠程診斷、大數據應用正在改變著傳統的施工方式和施工設備管理模式。在盾構施工服務領域,有這樣一家企業,在“大智云物移”前沿技術的推動下,通過創新跨界學科交叉、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模式,提供“生產+服務”的完整組合,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盾構施工及設備管理模式,它就是中鐵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工服)。
中鐵工服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裝備管理及研發技術服務、施工技術服務、信息化技術服務、機械制造服務,是一家管理型、平臺型、科技型的工程管理服務公司。目前,中鐵工服提供信息、技術、人員、配件、設備等共享資源,致力于解決盾構機供需不對稱、產業生態破碎不整合等現實問題,致力于打造盾構行業命運共同體,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效率提升,為全球輸出中國服務和中國品牌。
盾構服務新模式從哪里做起?
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城市地下空間建設面臨著挑戰,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企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在此背景下,盾構服務新模式應該從哪里做起?做什么?中鐵工服的答案是,根據盾構機目前的應用鏈,搭建互聯網平臺,將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融入到傳統的盾構服務中。
盾構云平臺(5D技術中心)
盾構云平臺是將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建筑施工的典型應用。盾構云平臺以遠程數據采集為手段,依托大數據處理技術與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盾構機運行監控、報警管理、健康診斷、掘進進度與安全風險管控、部件維護保養、項目資料歸檔、安全教育、工序優化及智能掘進等應用功能。結合項目信息與地層數據,將盾構機在施工過程中的運行參數、報警信息、能耗情況、材料耗損等數據實時采集到數據中心,然后通過網頁或者手機APP的方式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展示,盾構云通過主界面、項目視圖和設備視圖對項目和設備情況進行展示。

盾構云平臺實時監控
掘進機租賃平臺
掘進機租賃平臺致力于向全球和盾構產業相關的企業、個人提供服務,共同推動盾構行業向深處發展,掘進機租賃網是由掘進機租賃平臺運營的門戶網站、基于盾構云的盾構調配APP是實現的載體。平臺通過網站和APP能向盾構施工企業、配件企業、金融企業和個人等提供盾構租賃、盾構施工一體化服務、商業服務等內容。平臺采取以盾構租賃為核心業務,以吊裝運輸、監測評估等11項為輔助業務的1+11模式,讓所有與盾構行業相關的企業都能在平臺上找到相應的商機和價值。平臺核心是借助共享經濟的模式,打破大型設備產權的限制、打破傳統盾構機租賃的配比模式,將不同公司、不同地區的資源實現了實時共享。

中鐵工服與國新租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鐵工服MALL電商平臺
中鐵工服MALL電商平臺則是解決目前行業供應與采購方信息不對稱、產品及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掘進機配件品類繁雜、數量不集中、專業技術要求高、響應速度要求高等行業痛點,依托實體經濟,發展電子商務經營業態,實現“互聯網+盾構”,以構建盾構產業一體化生態鏈為目標,融合供應鏈金融、倉儲物流等,形成盾構行業內生態模式、實現行業內互給互足,打造的國內首個盾構行業B2B+O2O電商平臺。
共享工程師平臺
共享工程師平臺是以掘進機施工為基礎,實現工程師與用人單位高效優質配對的互聯網技能共享平臺;是利用專家、工程師豐富的經驗積累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各種棘手問題,將經驗轉化為財富的平臺。掘進機施工(包括盾構、TBM、頂管機等)在地下施工行業形成了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細分領域,該領域內的技術難點、施工難點、設備難點等都與相關工程師的知識和經驗密切相關。一方面施工單位在施工中遇到問題時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進行指導,另一方面工程師可以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知識轉化為財富,共享工程師平臺正是聯系需求雙方的紐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中鐵工服提供施工技術服務的西藏拉薩旁多輸水洞項目順利貫通
目前,中鐵工服已經與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中建、中國交建、中國安能等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吸納了上述60多家產權公司的盾構機共計430余臺,占比國內盾構保有量的30%以上。盾構云平臺入網盾構機約占中國中鐵盾構機的1/4臺;盾構租賃平臺經過1年半的時間運營,已經成功調動設備40余臺次,創造了近4億元的交易額,為設備方和施工方節約了運輸費用、場地儲存費用、設備改造費用、人員看護費用超過5000萬元;中鐵工服MALL上線不到1年時間,交易額超過8000萬元,共享工程師平臺正在積極籌建中。
解決了哪些行業痛點?
近年來,隨著中國各地地下工程建設的熱度不斷增加,盾構機服務已經形成一個大的產業鏈,但是在盾構機進入施工方后,信息的不對稱、施工及服務人員的技能水平差異以及后市場發展滯后的問題逐漸暴露,嚴重制約了盾構機的高效利用和行業的高效運行。中鐵工服總經理牟松坦言,中鐵工服目前搭建的四大平臺,正是基于“成為全球最大的掘進機租賃商、大數據中心和舊機交易中心”,為解決行業發展痛點而生,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推動盾構服務產業進步。

中鐵工服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牟松
釋放資源 降低成本
盾構機屬特有專用設備,價格昂貴,且大部分屬于大中型中央企業,由于不同地區地層不同、業主要求不同、閑置情況較多,企業運營盾構機能力較差。據統計,目前國內每臺盾構機年掘進里程僅為900m,效率的低下不僅造成設備浪費,也給盾構機的擁有者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壓力。牟松指出,中鐵工服盾構云、掘進機租賃兩個平臺的誕生很好地解決了行業長期以來存在的難題。以互聯網、大數據為依托,合理對盾構機進行運營調配,大大提高了盾構機的運營效率。目前,納入中鐵盾構云平臺的每臺盾構機年掘進里程已經超過1200m,效率明顯得到提升。
同時,通過盾構機資源的整合,中鐵工服形成了較大規模的盾構機數量,在合理的托管下形成盾構機銀行,托管施工企業重型資產,通過合理資源調配使閑置設備得以最大化產生價值。
此外,盾構機動輒上百萬的運費費用也不容忽視,通過資源合理調配,采用中鐵工服自有的運輸力量,可為租賃雙方節省大量運輸費用。
專業賦能 責任擔當
中鐵工服多年來在盾構領域的專業性,在盾構服務新模式的運行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盾構機屬于大型專業設備,對操作、管理、維護維修人員的技能要求非常高,中鐵工服依靠多年服務盾構機施工、維修積累的豐富經驗,通過技術賦能,服務于客戶,解決客戶在盾構機施工、管理和維修保養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也助力施工企業人員技能的提升,提高施工效率。
中鐵工服智慧工地:對項目實現智能化管控
在體現中鐵工服專業的還有一點,當客戶在中鐵工服MALL購買盾構機配件時,中鐵工服專業人員基于對盾構機技術的深度認知和理解,可以根據盾構機的品牌和技術特點,為客戶優化提供最適合的零配件,從而避免了原配件無貨或者價格昂貴等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及時解決用戶所需,也可以為用戶降低配件成本的支出。
此外,通過技術的創新和升級,借助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支持,通過技術革新,實現智慧工地,盾構機的無人駕駛也是中鐵工服正在研究的課題。
中鐵工服何以敢為天下先
眾所周知,盾構機服務是一個范疇龐雜的系統工程,構建基于互聯網平臺的服務新模式,不僅需要對盾構行業有專業的認知,更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和互聯互通經營意識,中鐵工服為何敢為天下先?開創盾構服務新思路?牟松指出,中鐵工服通過轉型升級,深度融合互聯網+物聯網思維,致力于打造綜合性高科技平臺型公司。目前,中鐵工服四大平臺依托中國中鐵的央企資源,在技術支持、項目支撐和管理思維方面有很強的優勢和積累,并借此向中鐵系統外的市場發力、深耕。自平臺建立以來,中鐵工服已為參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鄭州、成都等城市的地鐵和軌道交通施工的企業提供了咨詢和技術服務,獲得行業內廣泛的好評和認可。與此同時,中鐵工服的業績呈現的快速增長態勢。中鐵工程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牟松坦言,中鐵工服近幾年業績呈幾何級發展態勢,與公司致力打造管理型、科技型、平臺型公司的目標和管理規劃密不可分。
牟松認為,中鐵工服的核心競爭力是跨界的技術優勢、創新的商業模式、特色的政治優勢等三部分構成,這是中鐵工服與其他同業務類別企業最根本的區別。
跨界的技術優勢。中鐵工服具備盾構機研發和再制造的裝備管理研發能力,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盾構信息化技術服務能力,具備以盾構工法為技術支撐的施工技術服務能力,并以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動技術創新成果的商業化應用,已初步形成“裝備技術+土木技術+信息化技術”的跨界技術創新格局。
創新的商業模式。中鐵工服以跨界的技術優勢為依托,依靠盾構工業云平臺、盾構租賃運營平臺、盾構零件與物資銷售平臺、共享工程師平臺,提升“網上平臺+實體業務”的互促優勢,推進“互聯網+平臺+全產業鏈服務”的多業態商業模式創新,工程服務行業的品牌影響力將穩步提升。
特色的政治優勢。公司根據黨管國企和現代公司治理的各項要求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持續深入地梳理公司各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豐富頂層權責框架設計及制度體系建設,將黨的優秀傳統工作方法與現代企業管理工具相結合,以“不忘初心、為黨工作”價值追求為核心的黨建文化引領企業文化培育,加速企業由嚴格管理向科學管理最終到文化管理的管理文明進化。
牟松指出,中鐵工服三大優勢是經過市場和時間的檢驗而逐步形成的,是公司興旺發達和基業長青的法寶。牟松強調,我們要聚合企業發展的力量,聚焦三大優勢的升級,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轉化為持續競爭力。
牟松強調,中鐵工服致力于做專業服務商,要做到創新服務、專業服務,力求為行業打造全方位的服務平臺,推動行業穩步發展。
“大智云物移”時代,中鐵工服如何構建盾構服務新模式?
匠博士 評論(0)
來源:匠博士
有工程沒盾構機,網上平臺找一找;小故障輕松修,線上服務約一約;急需配件,網上下單送上門……。智慧互聯、遠程診斷、大數據應用正在改變著傳統的施工方式和施工設備管理模式。在盾構施工服務領域,有這樣一家企業,在“大智云物移”前沿技術的推動下,通過創新跨界學科交叉、運營管理方式和商業模式,提供“生產+服務”的完整組合,正在改變著傳統的盾構施工及設備管理模式,它就是中鐵工程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工服)。
中鐵工服是世界500強企業——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中鐵高新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主要從事裝備管理及研發技術服務、施工技術服務、信息化技術服務、機械制造服務,是一家管理型、平臺型、科技型的工程管理服務公司。目前,中鐵工服提供信息、技術、人員、配件、設備等共享資源,致力于解決盾構機供需不對稱、產業生態破碎不整合等現實問題,致力于打造盾構行業命運共同體,提高行業整體技術、效率提升,為全球輸出中國服務和中國品牌。
盾構服務新模式從哪里做起?
隨著城市建設的推進,城市地下空間建設面臨著挑戰,大數據與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企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必然選擇。那么?在此背景下,盾構服務新模式應該從哪里做起?做什么?中鐵工服的答案是,根據盾構機目前的應用鏈,搭建互聯網平臺,將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融入到傳統的盾構服務中。
盾構云平臺(5D技術中心)
盾構云平臺是將數據技術和互聯網技術應用于建筑施工的典型應用。盾構云平臺以遠程數據采集為手段,依托大數據處理技術與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盾構機運行監控、報警管理、健康診斷、掘進進度與安全風險管控、部件維護保養、項目資料歸檔、安全教育、工序優化及智能掘進等應用功能。結合項目信息與地層數據,將盾構機在施工過程中的運行參數、報警信息、能耗情況、材料耗損等數據實時采集到數據中心,然后通過網頁或者手機APP的方式將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展示,盾構云通過主界面、項目視圖和設備視圖對項目和設備情況進行展示。
盾構云平臺實時監控
掘進機租賃平臺
掘進機租賃平臺致力于向全球和盾構產業相關的企業、個人提供服務,共同推動盾構行業向深處發展,掘進機租賃網是由掘進機租賃平臺運營的門戶網站、基于盾構云的盾構調配APP是實現的載體。平臺通過網站和APP能向盾構施工企業、配件企業、金融企業和個人等提供盾構租賃、盾構施工一體化服務、商業服務等內容。平臺采取以盾構租賃為核心業務,以吊裝運輸、監測評估等11項為輔助業務的1+11模式,讓所有與盾構行業相關的企業都能在平臺上找到相應的商機和價值。平臺核心是借助共享經濟的模式,打破大型設備產權的限制、打破傳統盾構機租賃的配比模式,將不同公司、不同地區的資源實現了實時共享。
中鐵工服與國新租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中鐵工服MALL電商平臺
中鐵工服MALL電商平臺則是解決目前行業供應與采購方信息不對稱、產品及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掘進機配件品類繁雜、數量不集中、專業技術要求高、響應速度要求高等行業痛點,依托實體經濟,發展電子商務經營業態,實現“互聯網+盾構”,以構建盾構產業一體化生態鏈為目標,融合供應鏈金融、倉儲物流等,形成盾構行業內生態模式、實現行業內互給互足,打造的國內首個盾構行業B2B+O2O電商平臺。
共享工程師平臺
共享工程師平臺是以掘進機施工為基礎,實現工程師與用人單位高效優質配對的互聯網技能共享平臺;是利用專家、工程師豐富的經驗積累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的各種棘手問題,將經驗轉化為財富的平臺。掘進機施工(包括盾構、TBM、頂管機等)在地下施工行業形成了一個專業性很強的細分領域,該領域內的技術難點、施工難點、設備難點等都與相關工程師的知識和經驗密切相關。一方面施工單位在施工中遇到問題時需要有經驗的工程師進行指導,另一方面工程師可以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知識轉化為財富,共享工程師平臺正是聯系需求雙方的紐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中鐵工服已經與中國中鐵、中國鐵建、中國中建、中國交建、中國安能等大型企業建立了合作關系,并吸納了上述60多家產權公司的盾構機共計430余臺,占比國內盾構保有量的30%以上。盾構云平臺入網盾構機約占中國中鐵盾構機的1/4臺;盾構租賃平臺經過1年半的時間運營,已經成功調動設備40余臺次,創造了近4億元的交易額,為設備方和施工方節約了運輸費用、場地儲存費用、設備改造費用、人員看護費用超過5000萬元;中鐵工服MALL上線不到1年時間,交易額超過8000萬元,共享工程師平臺正在積極籌建中。
解決了哪些行業痛點?
近年來,隨著中國各地地下工程建設的熱度不斷增加,盾構機服務已經形成一個大的產業鏈,但是在盾構機進入施工方后,信息的不對稱、施工及服務人員的技能水平差異以及后市場發展滯后的問題逐漸暴露,嚴重制約了盾構機的高效利用和行業的高效運行。中鐵工服總經理牟松坦言,中鐵工服目前搭建的四大平臺,正是基于“成為全球最大的掘進機租賃商、大數據中心和舊機交易中心”,為解決行業發展痛點而生,目的在于借助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推動盾構服務產業進步。
中鐵工服黨委副書記、總經理牟松
釋放資源 降低成本
盾構機屬特有專用設備,價格昂貴,且大部分屬于大中型中央企業,由于不同地區地層不同、業主要求不同、閑置情況較多,企業運營盾構機能力較差。據統計,目前國內每臺盾構機年掘進里程僅為900m,效率的低下不僅造成設備浪費,也給盾構機的擁有者造成了很大的成本壓力。牟松指出,中鐵工服盾構云、掘進機租賃兩個平臺的誕生很好地解決了行業長期以來存在的難題。以互聯網、大數據為依托,合理對盾構機進行運營調配,大大提高了盾構機的運營效率。目前,納入中鐵盾構云平臺的每臺盾構機年掘進里程已經超過1200m,效率明顯得到提升。
同時,通過盾構機資源的整合,中鐵工服形成了較大規模的盾構機數量,在合理的托管下形成盾構機銀行,托管施工企業重型資產,通過合理資源調配使閑置設備得以最大化產生價值。
此外,盾構機動輒上百萬的運費費用也不容忽視,通過資源合理調配,采用中鐵工服自有的運輸力量,可為租賃雙方節省大量運輸費用。
專業賦能 責任擔當
中鐵工服多年來在盾構領域的專業性,在盾構服務新模式的運行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盾構機屬于大型專業設備,對操作、管理、維護維修人員的技能要求非常高,中鐵工服依靠多年服務盾構機施工、維修積累的豐富經驗,通過技術賦能,服務于客戶,解決客戶在盾構機施工、管理和維修保養中遇到的問題,從而也助力施工企業人員技能的提升,提高施工效率。
在體現中鐵工服專業的還有一點,當客戶在中鐵工服MALL購買盾構機配件時,中鐵工服專業人員基于對盾構機技術的深度認知和理解,可以根據盾構機的品牌和技術特點,為客戶優化提供最適合的零配件,從而避免了原配件無貨或者價格昂貴等問題。這樣不僅能夠及時解決用戶所需,也可以為用戶降低配件成本的支出。
此外,通過技術的創新和升級,借助互聯網+物聯網技術和大數據支持,通過技術革新,實現智慧工地,盾構機的無人駕駛也是中鐵工服正在研究的課題。
中鐵工服何以敢為天下先
眾所周知,盾構機服務是一個范疇龐雜的系統工程,構建基于互聯網平臺的服務新模式,不僅需要對盾構行業有專業的認知,更需要具備互聯網思維和互聯互通經營意識,中鐵工服為何敢為天下先?開創盾構服務新思路?牟松指出,中鐵工服通過轉型升級,深度融合互聯網+物聯網思維,致力于打造綜合性高科技平臺型公司。目前,中鐵工服四大平臺依托中國中鐵的央企資源,在技術支持、項目支撐和管理思維方面有很強的優勢和積累,并借此向中鐵系統外的市場發力、深耕。自平臺建立以來,中鐵工服已為參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武漢、鄭州、成都等城市的地鐵和軌道交通施工的企業提供了咨詢和技術服務,獲得行業內廣泛的好評和認可。與此同時,中鐵工服的業績呈現的快速增長態勢。中鐵工程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牟松坦言,中鐵工服近幾年業績呈幾何級發展態勢,與公司致力打造管理型、科技型、平臺型公司的目標和管理規劃密不可分。
牟松認為,中鐵工服的核心競爭力是跨界的技術優勢、創新的商業模式、特色的政治優勢等三部分構成,這是中鐵工服與其他同業務類別企業最根本的區別。
跨界的技術優勢。中鐵工服具備盾構機研發和再制造的裝備管理研發能力,基于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盾構信息化技術服務能力,具備以盾構工法為技術支撐的施工技術服務能力,并以創新的商業模式推動技術創新成果的商業化應用,已初步形成“裝備技術+土木技術+信息化技術”的跨界技術創新格局。
創新的商業模式。中鐵工服以跨界的技術優勢為依托,依靠盾構工業云平臺、盾構租賃運營平臺、盾構零件與物資銷售平臺、共享工程師平臺,提升“網上平臺+實體業務”的互促優勢,推進“互聯網+平臺+全產業鏈服務”的多業態商業模式創新,工程服務行業的品牌影響力將穩步提升。
特色的政治優勢。公司根據黨管國企和現代公司治理的各項要求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持續深入地梳理公司各治理主體之間的關系,豐富頂層權責框架設計及制度體系建設,將黨的優秀傳統工作方法與現代企業管理工具相結合,以“不忘初心、為黨工作”價值追求為核心的黨建文化引領企業文化培育,加速企業由嚴格管理向科學管理最終到文化管理的管理文明進化。
牟松指出,中鐵工服三大優勢是經過市場和時間的檢驗而逐步形成的,是公司興旺發達和基業長青的法寶。牟松強調,我們要聚合企業發展的力量,聚焦三大優勢的升級,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轉化為持續競爭力。
牟松強調,中鐵工服致力于做專業服務商,要做到創新服務、專業服務,力求為行業打造全方位的服務平臺,推動行業穩步發展。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