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_天天曰天天爽_97高清_五月婷婷导航_中文在线视频_久久在线视频

關注
微信
工程機械與維修 今日工程機械
首頁 - 資訊 - 正文

任澤平:受疫情影響 制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短期基本停滯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2020年春節期間,舉國上下共同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為避免人口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采取了居家隔離、延長春節假期等防控措施。疫情對經濟影響有多大?應該如何應對?

疫情影響分析

對宏觀經濟的影響:需求和生產驟降,投資、消費、出口均受沖擊,短期存在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的可能。防控疫情需要人口避免大規模流動和聚集,隔離防控,因此大幅降低消費需求。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企業停工減產,制造業、房地產、基建投資短期基本停滯。

對中觀行業的影響:餐飲、旅游、電影、交運、教育培訓等行業受沖擊最大,醫藥醫療、在線游戲等行業受益。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檔電影票房58.59億,2020年春節檔幾乎顆粒無收。2019年除夕至正月初六(2月4日至10日),全國零售和餐飲企業實現銷售額約10050億元,2020年同期受損嚴重。2019年春節假期,全國旅游接待總人數4.15億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139億元,2020年同期銳減。1月底交運行業出行人次減少約七成。多地暫停房地產行業銷售活動。建筑業、金融業、農林牧漁等行業受波及。

對微觀個體的影響:民企、小微企業、彈性薪酬制員工、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

對資本市場的影響:短期利好債市,利空股市(醫藥、在線娛樂除外),但中期仍取決于經濟基本面和趨勢。

長期影響:政府治理將更透明,生產生活業態將朝著智能化、線上化發展,風險中醞釀機遇,或將催生新的業態。

影響取決于疫情持續時間和政策對沖力度

相比2003年非典期間,現今中國經濟壓力較大,外部經濟增長緩慢,且當前疫情發生的時點為對第三產業需求較大、工人未能返城的春節,因此,我們初步判斷此次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程度將大于2003年非典期間,但影響時間可能更短,具體影響大小取決于疫情持續時間和政策對沖力度。

當前中國經濟增速換擋,宏觀杠桿率較高,2019年底經濟暫穩但基礎不牢,且財政貨幣政策空間小于2003年。

值得注意的是,與2003年相比,當前第三產業、消費占比更高,而疫情對服務業消費影響較大。2019年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占比7.1%、39%和53.9%,第一、二產業分別較2003年下降5.3和6.6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提高11.9個百分點。2019年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凈出口的經濟貢獻率分別為57.8%、31.2%和11%,其中消費的貢獻率高于2003年22.4個百分點,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低于2003年38.8百分點。

疊加春節時點因素,疫情對服務業和企業復工沖擊較大,但防控力度更強,出手更快,預計影響時間短于2003年非典。

疫情持續時間及其經濟影響的情景分析:由于反應更快、抗擊疫情力度更強,樂觀估計影響主要在一季度,但也要估計第二和三種情形:

情景一: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對經濟的沖擊也主要體現在一季度,疫情高峰出現在2月中旬,此后逐步下降,3-4月結束,四個季度的GDP增速預計為4%、6%、5.8%和5.6%,全年5.4%。

情景二:由于春節復工人口流動等因素影響,疫情可能延續至二季度,最終各方面努力下于6月左右結束。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將影響整個上半年的經濟增長。四個季度GDP增速預計分別為4%、5%、6%和5.8%,全年5.2%。

情景三:考慮到病毒的前期潛伏期較長、傳染性較強以及未來變異的可能性等,疫情持續時間可能會超出預期,要充分估計形勢的演化可能比第二種更嚴峻,堅持底線思維。四個季度GDP增速預計分別為4%、5%、5%和6%,全年GDP增速為5%。

經驗教訓與應對措施

2002年11月-2003年6月,非典疫情大致分為初發、加速擴散和減退三個階段。非典期間,財政政策方面,中國主要通過財政減免、補助補貼、國債支持三類支持措施抗擊非典給經濟帶來的影響。貨幣政策方面,總體保持穩健,維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適當信貸傾斜等方式支持防治非典工作。

四大防治措施,維護經濟生產活動的正常有序運行:加強組織領導,形成統一的指揮體系;堅決切斷傳染源,控制疫情擴散和蔓延;全力組織救治,集中科研力量,開展聯合攻關,努力提高治愈率;做好物資供應,維護正常經濟社會秩序。

我們認為,財政政策是關鍵,應當加大減稅和支出力度。

第一,加大疫情相關財政支出,擴大研發、救治、防疫物資、一線醫護人員補助的財政兜底范圍。

第二,適當減免一季度受疫情影響嚴重的部門尤其是交運(民航、公路客運、水路客運和出租汽車)、旅游、餐飲、住宿等行業的增值稅,虧損金額抵減盈利月份的金額以降低所得稅。

第三,進一步降低社保繳費率,養老、醫療繳費率可分別降低1和2個百分點,降低企業負擔。

第四,給予企業部分受疫情影響期間受損行業的財政貼息,可暫定一個季度。

第五,對參與非典防治工作的衛生醫務人員提供臨時補助。病人疫情治療相關費用一切減免。補貼并保障低收入人群和前期失業人員的生活水平不因疫情受影響,提前防范可能產生的失業潮引發的問題。

第六,對參與捐贈的企業和個人行為予以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抵扣,不受目前企業所得稅稅前利潤12%限額的約束,鼓勵社會捐贈。

第七,擴大赤字率至3%。2020年以收定支,財政收入下降,疫情防控支出增加,屬預計外的支出,為避免擠壓其他民生和穩增長支出,有必要擴大赤字。

第八,提前做好基建項目儲備,疫情過后開啟基建減稅,對于人口流入地區的都市圈城市群可以進行適當超前的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交運、教育、醫療等行業的投資,以刺激需求、穩定就業、完善基礎設施、提升中國制造競爭力和提高中國經濟潛在增長率。

貨幣政策方面,要適度降準降息,給予特殊時期還本付息延期支持,鼓勵但不強制商業銀行對主要疫區湖北下降利率,對受疫情沖擊較大的行業提供信貸支持。鼓勵各大保險公司暢通保險賠付流程。

此外,還應在主要疫區和特大城市探索靈活辦公機制、錯峰上下班,發展線上和智能化辦公,避免人流交叉感染。

盡快恢復生豬、家禽類飼料的供應和物流系統,避免生豬、禽類因飼料供應和銷售受阻而大面積撲殺產生新的疫情。

兼顧企業和員工利益,落實員工帶薪休假制度的同時,延長的假期及推遲開工的期間內按一定比例支付基本薪酬而非強制工資,減少企業因負擔過重而在復工后加大裁員的現象。

強化信息公開透明、加強輿論監督,強化官員問責,表彰抗擊疫情戰斗英雄,完善應急醫療體系,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從傳統“堵”的思路轉移到“疏”的思路。

大力補齊醫療短板,改革醫療體制,放開市場準入,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和改善工作環境,提高財政支出中醫療等民生支出占比。


來源:恒大研究院

展開閱讀全文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

發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