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8臺挖掘機、2臺推土機,全部編碼,并貼上二維碼。”昨日下午,在萬江一處建設工地,施工現場項目經理汪萬棠告訴記者,“掃描二維碼,這些機械的功率等信息一目了然。挖掘機冒黑煙施工,工地要被罰2萬元。”今年,全市將挖掘機、推土機、叉車等非道路移動機械納入監管體系,進行編碼登記,堵住冒黑煙的漏洞。

3月5日,市生態環境局啟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大檢查,通過劃定排放紅線、明確禁行區域、實施編碼登記等措施,依法查處使用超標、高排放、冒黑煙非道路移動機械的違法行為,切實減少污染排放,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已有8553臺機械完成登記備案
當前,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各類工地也進入復工建設階段,車間里的叉車,工地上的挖掘機,都開始忙碌起來。一邊是如火如荼的施工建設,一邊是空氣質量根本改善的目標任務,管好移動源的污染物排放,成為東莞高質量發展與空氣質量改善同步推進的必要手段。
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也影響空氣質量。《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數據顯示,非道路移動源污染排放量接近機動車排放。長期以來,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普遍存在單機排放量大、技術水平低、使用年限長、維護保養差、燃油消耗高、油品質量差等問題,成為制約城市空氣質量的“頑癥”。當前,東莞非道路移動機械還存在底數不清、無牌照管理、流動性大、無監管排放標準等監管難題。
為摸清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底數和排放水平,市生態環境局對非道路移動源實施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監管,全面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監管。同時,以治理柴油貨車污染為契機,全面啟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開發編碼登記系統,發動機械所有單位或個人,通過系統自主申報。
汪萬棠說,通過“東莞市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采集”移動APP,在工地就能登記,并獲得相應編碼和二維碼。這不僅方便單位,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錯報、漏報、重復申報。市生態環境局通過信息系統數據分析,不僅堵住非道路移動機械亂排放的漏洞,也為制定預防大氣污染政策提供技術支持。
截至3月17日,全市已有8553臺機械完成登記備案,經過檢測、掛牌、貼標、定位等環節,獲得了相應的“環保編碼”,納入監管體系,規范尾氣排放,進行環保施工,為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監管全覆蓋奠定基礎。
8個鎮街納入嚴管區
非道路移動機械作業,污染物排放不僅有“紅線”,作業范圍也設有“禁區”。
目前,全市范圍內禁止使用國Ⅰ及以下排放標準(2010年10月1日前生產)以及冒黑煙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今年1月1日起,東莞市環城路(含)以內區域,禁止使用國II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俗地說,這樣的排放標準,就是不能有可見煙,全市范圍內對所有不符合排放要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說“不”。
此外,莞城、東城、南城、萬江、高埗、石碣、寮步、望牛墩等8個鎮街納入嚴管區,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在現場檢查期間,市生態環境局將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氣污染物進行檢測,排放檢測結果不合格的,現場告知使用者暫停使用機械設備,并將檢查時收集的信息和檢測報告、煙度值等錄入“東莞市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采集”移動APP。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使用排放不合格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由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000元的罰款;在上述8個納入嚴管區的鎮街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由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工整治。施工工地或企業單位違規使用非道路移動機械,違規行為還將抄送市住建局,計入年度不良企業行為扣分體系。對于檢查發現問題較多且拒不整改的單位,將列入“黑名單”,并依法予以處罰。
東莞市建立非道路移動機械監管模式:挖掘機冒黑煙,最高罰2萬元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工地8臺挖掘機、2臺推土機,全部編碼,并貼上二維碼。”昨日下午,在萬江一處建設工地,施工現場項目經理汪萬棠告訴記者,“掃描二維碼,這些機械的功率等信息一目了然。挖掘機冒黑煙施工,工地要被罰2萬元。”今年,全市將挖掘機、推土機、叉車等非道路移動機械納入監管體系,進行編碼登記,堵住冒黑煙的漏洞。
3月5日,市生態環境局啟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治理工作,在全市范圍內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排放大檢查,通過劃定排放紅線、明確禁行區域、實施編碼登記等措施,依法查處使用超標、高排放、冒黑煙非道路移動機械的違法行為,切實減少污染排放,進一步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已有8553臺機械完成登記備案
當前,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各類工地也進入復工建設階段,車間里的叉車,工地上的挖掘機,都開始忙碌起來。一邊是如火如荼的施工建設,一邊是空氣質量根本改善的目標任務,管好移動源的污染物排放,成為東莞高質量發展與空氣質量改善同步推進的必要手段。
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的氮氧化物和顆粒物,也影響空氣質量。《機動車環境管理年報(2018)》數據顯示,非道路移動源污染排放量接近機動車排放。長期以來,非道路移動源排放缺乏有效的監管機制,普遍存在單機排放量大、技術水平低、使用年限長、維護保養差、燃油消耗高、油品質量差等問題,成為制約城市空氣質量的“頑癥”。當前,東莞非道路移動機械還存在底數不清、無牌照管理、流動性大、無監管排放標準等監管難題。
為摸清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底數和排放水平,市生態環境局對非道路移動源實施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監管,全面強化非道路移動機械污染監管。同時,以治理柴油貨車污染為契機,全面啟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和編碼登記工作,開發編碼登記系統,發動機械所有單位或個人,通過系統自主申報。
汪萬棠說,通過“東莞市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采集”移動APP,在工地就能登記,并獲得相應編碼和二維碼。這不僅方便單位,也提高工作效率,避免錯報、漏報、重復申報。市生態環境局通過信息系統數據分析,不僅堵住非道路移動機械亂排放的漏洞,也為制定預防大氣污染政策提供技術支持。
截至3月17日,全市已有8553臺機械完成登記備案,經過檢測、掛牌、貼標、定位等環節,獲得了相應的“環保編碼”,納入監管體系,規范尾氣排放,進行環保施工,為全市非道路移動機械的監管全覆蓋奠定基礎。
8個鎮街納入嚴管區
非道路移動機械作業,污染物排放不僅有“紅線”,作業范圍也設有“禁區”。
目前,全市范圍內禁止使用國Ⅰ及以下排放標準(2010年10月1日前生產)以及冒黑煙的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今年1月1日起,東莞市環城路(含)以內區域,禁止使用國II排放標準非道路移動機械。市生態環境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俗地說,這樣的排放標準,就是不能有可見煙,全市范圍內對所有不符合排放要求的非道路移動機械說“不”。
此外,莞城、東城、南城、萬江、高埗、石碣、寮步、望牛墩等8個鎮街納入嚴管區,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在現場檢查期間,市生態環境局將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非道路移動機械的排氣污染物進行檢測,排放檢測結果不合格的,現場告知使用者暫停使用機械設備,并將檢查時收集的信息和檢測報告、煙度值等錄入“東莞市非道路移動機械信息采集”移動APP。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使用排放不合格的非道路移動機械,由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5000元的罰款;在上述8個納入嚴管區的鎮街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動機械,由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2萬元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工整治。施工工地或企業單位違規使用非道路移動機械,違規行為還將抄送市住建局,計入年度不良企業行為扣分體系。對于檢查發現問題較多且拒不整改的單位,將列入“黑名單”,并依法予以處罰。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