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年海外訂單占生產經營規模的20%以上,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5月25日,劉飛香在接受湖南日報記者電話連線采訪時說。

2007年,鐵建重工落戶長沙,并在短短10余年間快速成長為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裝備大規模定制化企業之一。今年2月7日恢復生產以來,鐵建重工已向俄羅斯、土耳其、印度發運了盾構機。其中,出口印度的大直徑盾構機順利發貨,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對海外大直徑盾構機市場的壟斷。
“復工首日,我們自主研制的盾構機便出口土耳其,讓員工信心倍增,也向國外客戶傳遞了中國企業抗擊疫情、踐諾履約的決心和實力。”劉飛香告訴記者,鐵建重工利用2月、3月員工不能出差的情況,加大企業改革力度,夯實管理基礎,為發展增添動力。目前,成效已經初顯,今年4月,公司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58%。
疫情發生后,不少企業遭遇了供應鏈擠壓和市場需求萎縮的雙重沖擊,研發生產經營處于被動局面。對此,鐵建重工緊緊依靠全體干部職工,一手抓實疫情防控,一手推進復工復產,在兩者間實現了良好平衡。春節過后,鐵建重工利用全球供應鏈優勢,快速開展防疫物資的海外采購,不僅滿足了企業復工復產的自用需要,還捐贈了價值1233萬元的防疫物資。
“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保證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這是裝備制造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劉飛香認為,要積極主動作為,化危為機,發揮產業龍頭帶動作用,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與上下游企業緊密聯動,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復工復產,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影響。
為提升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劉飛香建議,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重點圍繞關鍵基礎零部件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爭取實現國產化;把智能制造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著力點,不斷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堅持擴大改革開放,完善企業海外支撐體系,堅定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參與全球分工,鞏固提升海外發展保障能力。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于振宇
工程機械看兩會 | 鐵建重工劉飛香:化危為機,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我們每年海外訂單占生產經營規模的20%以上,今年雖受疫情影響,但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5月25日,劉飛香在接受湖南日報記者電話連線采訪時說。
2007年,鐵建重工落戶長沙,并在短短10余年間快速成長為全球最大地下工程裝備大規模定制化企業之一。今年2月7日恢復生產以來,鐵建重工已向俄羅斯、土耳其、印度發運了盾構機。其中,出口印度的大直徑盾構機順利發貨,打破了西方發達國家對海外大直徑盾構機市場的壟斷。
“復工首日,我們自主研制的盾構機便出口土耳其,讓員工信心倍增,也向國外客戶傳遞了中國企業抗擊疫情、踐諾履約的決心和實力。”劉飛香告訴記者,鐵建重工利用2月、3月員工不能出差的情況,加大企業改革力度,夯實管理基礎,為發展增添動力。目前,成效已經初顯,今年4月,公司新簽合同額同比增長58%。
疫情發生后,不少企業遭遇了供應鏈擠壓和市場需求萎縮的雙重沖擊,研發生產經營處于被動局面。對此,鐵建重工緊緊依靠全體干部職工,一手抓實疫情防控,一手推進復工復產,在兩者間實現了良好平衡。春節過后,鐵建重工利用全球供應鏈優勢,快速開展防疫物資的海外采購,不僅滿足了企業復工復產的自用需要,還捐贈了價值1233萬元的防疫物資。
“常態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如何保證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這是裝備制造企業必須思考的問題。”劉飛香認為,要積極主動作為,化危為機,發揮產業龍頭帶動作用,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協同,與上下游企業緊密聯動,優先保障重點項目復工復產,最大程度減少疫情影響。
為提升工程機械制造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和競爭力,劉飛香建議,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重點圍繞關鍵基礎零部件加大自主創新力度,爭取實現國產化;把智能制造作為企業轉型升級的著力點,不斷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堅持擴大改革開放,完善企業海外支撐體系,堅定支持中國企業“走出去”,通過投資、并購等方式參與全球分工,鞏固提升海外發展保障能力。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于振宇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