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之洞有言:“古來世運之明晦,其表在政,其里在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行業和市場之興衰也是一樣的道理。
2020年8月7日,中國機械聯召開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其中有幾點內容值得關注,其一是機械工業整體情況,受疫情影響,年初機械工業生產運行遭受巨大沖擊,1-2月主要經濟指標全面下滑,3月份開始企穩,進入二季度后回穩向好的趨勢更加明朗。
其二是復蘇的差異化。投資類產品市場恢復得更快,消費類產品市場恢復更慢。得益于基建投資與能源建設相關項目的恢復與啟動,工程機械、發電設備產銷較快增長。上半年挖掘機、裝載機、路面機械和混凝土機械等產品產量全面增長,挖掘機和混凝土機械產量增長超過20%。
發電設備上半年產量同比增長16.71%,其中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增長78.82%。與新基建、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制造相關的產品生產回暖,上半年光纜產量增長6.25%、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產量增長61.25%。
其三是風險的逐步累積,截至6月底,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已達到5萬億元,占全國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同比增長10.3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近10個百分點。應收賬款數額大、回收難導致機械企業普遍存在資金壓力,不得不通過加大借貸的方式解決資金周轉問題,進而支付高額利息增加成本負擔。
上述三點是由表及里的機械工業,特別是工程機械行業的相對樂觀與整個機械工業的應收賬款難所造成的成本壓力和沉積風險問題。

2020年7月30日,以“后疫情時代,代理商如何求存思變”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工程機械精英代理商熱點論壇在津圓滿召開。本屆論壇最獨特之處在于邀請代理商精英進行了兩場激烈的創新辯論賽,就“價格戰,代理商是主推手嗎?”和“在未來,代理商還會是代理商嗎?”兩個看似簡單卻十分巧妙的辯題展開了非常深入的思辨交鋒。
無關輸贏,辯論實際上是透過市場的表象探討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產業價值鏈中,各方如何能夠有更加準確、共贏、健康的戰略定位,而不是互相掐架互黑;如何能夠營造更為良性的行業競爭生態,而不是惡性競爭不斷加劇;如何創造新的價值,而不是為了干掉對手去摧毀價值。
這當然很難,難的不僅是利益得失背后的復雜計算,更是難于知他的位置互換,難于改變根深蒂固的“你死我亡”的斗爭心態。
正所謂:“為仁由己,己欲仁,斯仁至矣。”
(本文原載于2020年《今日工程機械》8月刊卷首語,轉載請注明出處)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表里與思辨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張之洞有言:“古來世運之明晦,其表在政,其里在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行業和市場之興衰也是一樣的道理。
2020年8月7日,中國機械聯召開上半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其中有幾點內容值得關注,其一是機械工業整體情況,受疫情影響,年初機械工業生產運行遭受巨大沖擊,1-2月主要經濟指標全面下滑,3月份開始企穩,進入二季度后回穩向好的趨勢更加明朗。
其二是復蘇的差異化。投資類產品市場恢復得更快,消費類產品市場恢復更慢。得益于基建投資與能源建設相關項目的恢復與啟動,工程機械、發電設備產銷較快增長。上半年挖掘機、裝載機、路面機械和混凝土機械等產品產量全面增長,挖掘機和混凝土機械產量增長超過20%。
發電設備上半年產量同比增長16.71%,其中風力發電機組產量增長78.82%。與新基建、民生基礎設施建設和智能制造相關的產品生產回暖,上半年光纜產量增長6.25%、固體廢棄物處理設備產量增長61.25%。
其三是風險的逐步累積,截至6月底,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已達到5萬億元,占全國工業應收賬款總額的近三分之一,同比增長10.39%,增幅比一季度提高近10個百分點。應收賬款數額大、回收難導致機械企業普遍存在資金壓力,不得不通過加大借貸的方式解決資金周轉問題,進而支付高額利息增加成本負擔。
上述三點是由表及里的機械工業,特別是工程機械行業的相對樂觀與整個機械工業的應收賬款難所造成的成本壓力和沉積風險問題。
2020年7月30日,以“后疫情時代,代理商如何求存思變”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工程機械精英代理商熱點論壇在津圓滿召開。本屆論壇最獨特之處在于邀請代理商精英進行了兩場激烈的創新辯論賽,就“價格戰,代理商是主推手嗎?”和“在未來,代理商還會是代理商嗎?”兩個看似簡單卻十分巧妙的辯題展開了非常深入的思辨交鋒。
無關輸贏,辯論實際上是透過市場的表象探討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產業價值鏈中,各方如何能夠有更加準確、共贏、健康的戰略定位,而不是互相掐架互黑;如何能夠營造更為良性的行業競爭生態,而不是惡性競爭不斷加劇;如何創造新的價值,而不是為了干掉對手去摧毀價值。
這當然很難,難的不僅是利益得失背后的復雜計算,更是難于知他的位置互換,難于改變根深蒂固的“你死我亡”的斗爭心態。
正所謂:“為仁由己,己欲仁,斯仁至矣。”
(本文原載于2020年《今日工程機械》8月刊卷首語,轉載請注明出處)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