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_天天曰天天爽_97高清_五月婷婷导航_中文在线视频_久久在线视频

關注
微信
工程機械與維修 今日工程機械
首頁 - 資訊 - 正文

央媒關注!三一“新工人”登上《科技日報》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國慶期間,《新工人》系列報道備受關注。10月14日,央媒《科技日報》刊發題為《三一重工多種激勵促傳統工人轉型 “老師傅”學編程實現“機器換人”》的報道,再次講述“70后”老師傅張新古學編程的故事,看三一“燈塔工廠”升級以來的變化。

以下為報道全文:

盯著手持終端屏幕上一連串英文縮寫和數字符號,向工業機器人發出的“指令”,“70后”張新古最開始的反應是“蒙圈”。

對于有著近30年銑工經驗的張新古來說,加工高精度的閥塊,早已不在話下;而通過編程讓機器人自動完成各種動作,卻還只是剛剛入門。

張新古工作的地方是三一重工位于長沙經開區的“18號廠房”。去年以來,這個智能制造示范車間改造升級為“燈塔工廠”,新增大量工業機器人。很多像他這樣的老師傅,開始學習機器人編程新技能。

國慶假期,由于訂單火爆,“18號廠房”仍在加班加點生產工程機械產品。全新規劃的柔性生產島內,100多臺工業機器人自動切割、分揀、焊接。不同型號的自動導引運輸車,在車間里自動取件、穿梭、卸貨。

三一重工泵送公司副總經理蔣慶彬說,相比一年多前,“18號廠房”的產能提升約50%、人力減少約40%。“機器換人”的同時,工廠面臨新型人才短缺的問題,急需更多懂得機器人編程、操作和維護保養的“新工人”。

近期,為了促進傳統工人轉型,三一重工的母公司三一集團專門出臺了關于機器人編程語言的認證激勵辦法。通過認證的人員將享受現金獎勵、工資上調、每月津貼,總金額預計達到數千萬元。

面對從未接觸過的機器人編程,老師傅不得不向年輕人“取經”。

“18號廠房”泵車后支腿焊接班組有30多人。最年輕的3位工人不到20歲,剛從職業技術學校畢業,學的專業正是機器人編程。在他們三人的帶動下,多位30歲左右的資深工人也學會了簡單編程和維修。

機器代替人工是大勢所趨,這對產業工人的能力要求其實更高了。”泵車后支腿焊接班組負責人鄧騰芳說,和年輕人相比,老師傅更加熟悉產品的結構和性能,但對于機器人卻是外行,所以要“以新帶老”。

國慶節前夕,張新古參加了公司組織的培訓班,每天晚上學習兩個小時的機器人編程基礎知識。培訓班第一期學員總共162人,其中既有一線工人,也有管理人員。

晚上9點下課后,張新古主動到車間“加練”,按照課堂上講授的內容,拿著手持終端實際操作。他還在手機里下載了教程,回家后抽空觀看,遇到不明白的內容,便在微信群里跟老師請教。

以后的工廠會越來越自動化、智能化,只有抓緊學習,才不會落后。”張新古說。

展開閱讀全文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

發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