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和交通量急速增長,高等級公路養護需求日益多元化。在道路“建養并重”的發展趨勢下,結構更合理、性能更優異的路面功能修復技術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為全面落實道路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加強科學養護,延長路面使用壽命,2021年3月29日-31日,以創新·引領·融合為主題的“全國路面功能修復及提升技術研討會”在杭州隆重召開!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公路學會主辦,華運通達(廣東)道路科技有限公司、 維特根(中國)機械有限公司、浙江順暢高等級公路養護有限公司共同協辦。會上來自交通領域的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匯聚了知名高校科研領域帶頭人、設備及材料單位專家、施工單位嘉賓共逾300人。會議共分為專題報告和工地考察兩個環節,針對近年來我國路面修復及提升領域技術成果及成功應用經驗進行研討和分享。

專家齊聚
共議路面修復及提升技術
3月30日,會議開始,中國公路學會秘書長劉文杰發表了精彩致辭。隨后,中國工程院王復明院士團隊成員鐘燕輝介紹了道路等基礎設施非開挖修復技術的最新發展與“工程醫院”共享平臺的創新探索。
來自知名高校及科研領域的學者們也紛紛介紹了路面功能修復及提升方面的新技術,其中包括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田波介紹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紋理與使用功能的研究成果,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虞將苗教授介紹了高韌超薄瀝青磨耗層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馬濤教授介紹了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工程的關鍵技術,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特聘研究員羅雪介紹了瀝青路面疲勞性能衰退精準預測及應用思路。而在道路新材料方面,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大為教授為與會嘉賓介紹了聚氨酯類磨耗層材料與工藝,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李輝教授介紹了大空隙材料與生態透水鋪裝結構,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孟永軍副教授則介紹了RCA復配巖改性瀝青路面的研究成果。
此外,來自行業內施工企業的專家,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吳贊平總工,浙江順暢高等級公路養護有限公司劉燕燕高工,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集團科研中心孟均主任也分享了在高速公路養護、就地熱再生、城市道路精細化養護中的創新和應用經驗。
嘉賓們不僅帶來了全國路面功能修復技術在中國現階段的發展情況和問題的反思,還有對道路就地再生工藝的全新思考和新技術、新材料的最新成果,以及來自應用實踐的經驗總結分享,內容兼具廣度與深度。

另外,維特根中國再生產品經理韓海紅也為與會嘉賓介紹了瀝青路面薄層罩面與再生技術的最新發展。韓經理首先分享了自己對于公路養護先進技術發展方向的理解——高效化、智能化、集成化、低碳化,隨后向在座嘉賓著重圍繞這四個維度介紹了維特根集團的創新成果,包括同步噴灑與薄層罩面技術在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方面的應用;以及同步再生與攤鋪技術在公路瀝青路面結構性養護方面的應用。他講道:“與傳統施工方案相比,福格勒同步噴灑型攤鋪機實現了噴灑與超薄攤鋪同步,從而可以高效完成超薄磨耗層罩面。這種同步薄層施工技術可以提高層間抗剪能力與層間防水能力,在抗滑、降噪、抗裂與快速開放交通方面也有著突出的優勢。”

講解過程中,韓經理還列舉了集成化同步噴灑與攤鋪技術在溫差較大的集雙高速梅河口段、縱坡較大的福建龍巖高速漳州段、養護時段要求非常高的北京二環路、平整度要求很高的赤峰市政道路、山西平榆高速平遙段的隧道養護、廣東省廣澳高速慶沙大橋的橋面鋪裝等項目上的出色應用和顯著效果。

同時,作為集成化趨勢的另一個創新技術應用, 基于同步攤鋪的W 380 CR 就地冷再生機組適合于公路瀝青路面結構性養護,可以一次性再生一條車道,百分百循環利用舊瀝青路面材料,減少銑刨廢料的產生,真正做到了環保、高效。

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與技術分享,讓與會嘉賓受益匪淺。為此,在晚宴上,維特根中國路面業務銷售總監虞勇智先生代表協辦方向各位專家以及四方來賓表達了最誠摯的謝意。


現場觀摩
高韌超薄瀝青磨耗層技術應用
本次活動,除行業學術交流研討外,主辦方還組織嘉賓現場觀摩考察高韌超薄瀝青磨耗層技術。

在觀摩現場,福格勒超級1800-3裝備同步噴灑模塊的攤鋪機、悍馬HD O128V振蕩壓路機、HD+ 90 VV壓路機完美呈現超韌薄層攤鋪環節。


福格勒超級 1800 – 3 SprayJet同步噴灑與攤鋪技術優勢明顯:粘層油準確計量,均勻噴灑;可確保粘層體系不被污染和破壞;噴灑攤鋪工序合二為一,提升施工效率;攤鋪速度快,可達到6-24m/min。現場浙江順暢超薄攤鋪項目人員介紹道:“采用福格勒集成化同步噴灑與攤鋪技術的優勢非常多:超薄、施工快速方便而且經濟效益高,同時形成的磨耗層表面紋理好降噪、防水不滲透。”

本次研討會對于全國路面修復技術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未來,我國公路建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家對于強化綠色交通發展要求將逐步提高,面對新的挑戰與機遇,維特根中國愿與行業攜手共進、獻力獻策,共創公路建設與養護的新時代。
全國路面功能修復及提升技術研討會成功在杭召開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隨著我國高速公路里程和交通量急速增長,高等級公路養護需求日益多元化。在道路“建養并重”的發展趨勢下,結構更合理、性能更優異的路面功能修復技術具有非常廣闊的應用前景。為全面落實道路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加強科學養護,延長路面使用壽命,2021年3月29日-31日,以創新·引領·融合為主題的“全國路面功能修復及提升技術研討會”在杭州隆重召開!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公路學會主辦,華運通達(廣東)道路科技有限公司、 維特根(中國)機械有限公司、浙江順暢高等級公路養護有限公司共同協辦。會上來自交通領域的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匯聚了知名高校科研領域帶頭人、設備及材料單位專家、施工單位嘉賓共逾300人。會議共分為專題報告和工地考察兩個環節,針對近年來我國路面修復及提升領域技術成果及成功應用經驗進行研討和分享。
專家齊聚
共議路面修復及提升技術
3月30日,會議開始,中國公路學會秘書長劉文杰發表了精彩致辭。隨后,中國工程院王復明院士團隊成員鐘燕輝介紹了道路等基礎設施非開挖修復技術的最新發展與“工程醫院”共享平臺的創新探索。
來自知名高校及科研領域的學者們也紛紛介紹了路面功能修復及提升方面的新技術,其中包括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田波介紹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紋理與使用功能的研究成果,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虞將苗教授介紹了高韌超薄瀝青磨耗層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馬濤教授介紹了瀝青路面就地熱再生工程的關鍵技術,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特聘研究員羅雪介紹了瀝青路面疲勞性能衰退精準預測及應用思路。而在道路新材料方面,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王大為教授為與會嘉賓介紹了聚氨酯類磨耗層材料與工藝,同濟大學交通運輸工程學院李輝教授介紹了大空隙材料與生態透水鋪裝結構,廣西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孟永軍副教授則介紹了RCA復配巖改性瀝青路面的研究成果。
此外,來自行業內施工企業的專家,江蘇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吳贊平總工,浙江順暢高等級公路養護有限公司劉燕燕高工,北京市政路橋管理養護集團科研中心孟均主任也分享了在高速公路養護、就地熱再生、城市道路精細化養護中的創新和應用經驗。
嘉賓們不僅帶來了全國路面功能修復技術在中國現階段的發展情況和問題的反思,還有對道路就地再生工藝的全新思考和新技術、新材料的最新成果,以及來自應用實踐的經驗總結分享,內容兼具廣度與深度。
另外,維特根中國再生產品經理韓海紅也為與會嘉賓介紹了瀝青路面薄層罩面與再生技術的最新發展。韓經理首先分享了自己對于公路養護先進技術發展方向的理解——高效化、智能化、集成化、低碳化,隨后向在座嘉賓著重圍繞這四個維度介紹了維特根集團的創新成果,包括同步噴灑與薄層罩面技術在公路瀝青路面預防性養護方面的應用;以及同步再生與攤鋪技術在公路瀝青路面結構性養護方面的應用。他講道:“與傳統施工方案相比,福格勒同步噴灑型攤鋪機實現了噴灑與超薄攤鋪同步,從而可以高效完成超薄磨耗層罩面。這種同步薄層施工技術可以提高層間抗剪能力與層間防水能力,在抗滑、降噪、抗裂與快速開放交通方面也有著突出的優勢。”
講解過程中,韓經理還列舉了集成化同步噴灑與攤鋪技術在溫差較大的集雙高速梅河口段、縱坡較大的福建龍巖高速漳州段、養護時段要求非常高的北京二環路、平整度要求很高的赤峰市政道路、山西平榆高速平遙段的隧道養護、廣東省廣澳高速慶沙大橋的橋面鋪裝等項目上的出色應用和顯著效果。
同時,作為集成化趨勢的另一個創新技術應用, 基于同步攤鋪的W 380 CR 就地冷再生機組適合于公路瀝青路面結構性養護,可以一次性再生一條車道,百分百循環利用舊瀝青路面材料,減少銑刨廢料的產生,真正做到了環保、高效。
各位專家的精彩講座與技術分享,讓與會嘉賓受益匪淺。為此,在晚宴上,維特根中國路面業務銷售總監虞勇智先生代表協辦方向各位專家以及四方來賓表達了最誠摯的謝意。
現場觀摩
高韌超薄瀝青磨耗層技術應用
本次活動,除行業學術交流研討外,主辦方還組織嘉賓現場觀摩考察高韌超薄瀝青磨耗層技術。
在觀摩現場,福格勒超級1800-3裝備同步噴灑模塊的攤鋪機、悍馬HD O128V振蕩壓路機、HD+ 90 VV壓路機完美呈現超韌薄層攤鋪環節。
福格勒超級 1800 – 3 SprayJet同步噴灑與攤鋪技術優勢明顯:粘層油準確計量,均勻噴灑;可確保粘層體系不被污染和破壞;噴灑攤鋪工序合二為一,提升施工效率;攤鋪速度快,可達到6-24m/min。現場浙江順暢超薄攤鋪項目人員介紹道:“采用福格勒集成化同步噴灑與攤鋪技術的優勢非常多:超薄、施工快速方便而且經濟效益高,同時形成的磨耗層表面紋理好降噪、防水不滲透。”
本次研討會對于全國路面修復技術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未來,我國公路建設將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家對于強化綠色交通發展要求將逐步提高,面對新的挑戰與機遇,維特根中國愿與行業攜手共進、獻力獻策,共創公路建設與養護的新時代。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