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央視特別節目《今日中國》播出了湖南篇——“湖南:芙蓉國里盡朝暉”。直播中,節目以中聯重科智能產品、智能制造、中白工業園白俄羅斯基地為典范,帶領觀眾感受智造湖南的突飛猛進,領略創新開放的寬廣襟懷;同時,當晚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播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今日中國 湖南》,鏡頭聚焦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生動地展示了工程機械湘軍奮進攀登取得的高質量發展成果。


△央視《今日中國》聚焦中聯重科智能制造取得的高質量發展成果。

△6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再度聚焦中聯重科
智造湖南:中聯重科演繹智能制造魅力
“憑借突破卡脖子技術、掌握核心技術,湖南的工程機械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今日中國》主持人介紹到,如今的工程機械早已不是單有大個頭,智能化已經是這些產品的標配,成為了具有“大智慧”的大塊頭。
湖南工程機械的智能到底有多先進?視頻中,記者坐上中聯重科5G遠程操作中心的操作椅,隨著手中操作桿下達指令,位于展示區的挖掘機就進行對應動作:抬臂、下鏟、挖斗,實時、流暢、精準,生動地向觀眾演示了中聯重科搭載前沿技術的智能產品魅力,也引發廣大觀眾對未來智慧工地的暢想:坐在家里就能遠程操控工程機械建造一座摩天大樓。

△記者體驗中聯重科5G遠程操控挖掘機
節目中介紹,2020年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營收突破2500億元,規模連續十年居全國第一?!捌鹬貦C械產量世界第一”、“每18分鐘下線一臺塔機”,一組組數字,是中聯重科擔綱工程機械湘軍中堅奮進攀登樹立起的一座座豐碑:汽車吊中大噸位產品銷售量行業第一,履帶吊銷售額國內行業第一,建筑起重機銷售規模穩居全球第一;打造的常德塔機智能工廠每18分鐘下線一臺塔機。

△湖南工程機械取得的亮眼數據成果
開放湖南:中聯重科打造海外智能制造典范
開放的湖南融入世界,在創新與開放的雙引擎驅動下,湖南正從內陸大省崛起為對外開放的高地。直播節目以中聯重科在中白工業園打造的白俄羅斯基地為典范詮釋了湖南開放崛起、擁抱世界的廣闊襟懷。
跟隨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員工董兵的鏡頭,觀眾看到了湖南制造企業在海外智能制造的新風貌。董兵介紹道,中白工業園是白俄羅斯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中聯重科落戶其中的生產車間面積約15000平方米,整個生產融入了很多智能化、現代化的元素。

△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
在生產現場,每個工位都能有一臺電腦。董兵介紹,這是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MES系統的終端電腦,工人們可以通過電腦,并以掃碼的方式進行反饋生產問題、儲存生產數據等。以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式告別傳統的紙質記錄、口頭傳遞等,從而顯著提高準確率,以及生產效率等。
在起重機裝配車間,一些零配件有25公斤、45公斤或更重。車間配備有助力機械手,通過它們搬運,工人們可以輕松搞定。車間的地面上,裝有黃色的磁條,橫的、豎的,排列錯落有致,這是物料配送機器人的軌道。生產過程中小到螺絲釘,大到近噸重的物料,都可通過這些物料配送機器人及時、精準配送。

△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生產車間里的物料配送機器人
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先進的生產工藝、智能化的生產車間,全方位地展現了湖南制造企業以創新開放的奮進之姿在海外的繁榮發展。
當晚,在央視《新聞聯播》中,鏡頭再度聚焦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畫面中,寬敞、明亮、清新的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幾乎無人,智能立庫里的物料配送機器人、車間里的工業機器人、機械手各自保持著高效有序運轉,生動地展現了一座世界領先的燈塔工廠生產圖景。

△央視《新聞聯播》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生產一景
中聯重科將持續加速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創新、創優、創高,為引領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高地,為建設美麗富饒新湖南,為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貢獻更大力量。
一天兩次上央視!跟隨《今日中國》《新聞聯播》領略中聯重科智造魅力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6月1日,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央視特別節目《今日中國》播出了湖南篇——“湖南:芙蓉國里盡朝暉”。直播中,節目以中聯重科智能產品、智能制造、中白工業園白俄羅斯基地為典范,帶領觀眾感受智造湖南的突飛猛進,領略創新開放的寬廣襟懷;同時,當晚央視《新聞聯播》頭條播出《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今日中國 湖南》,鏡頭聚焦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生動地展示了工程機械湘軍奮進攀登取得的高質量發展成果。
△央視《今日中國》聚焦中聯重科智能制造取得的高質量發展成果。
△6月1日,央視《新聞聯播》再度聚焦中聯重科
智造湖南:中聯重科演繹智能制造魅力
“憑借突破卡脖子技術、掌握核心技術,湖南的工程機械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今日中國》主持人介紹到,如今的工程機械早已不是單有大個頭,智能化已經是這些產品的標配,成為了具有“大智慧”的大塊頭。
湖南工程機械的智能到底有多先進?視頻中,記者坐上中聯重科5G遠程操作中心的操作椅,隨著手中操作桿下達指令,位于展示區的挖掘機就進行對應動作:抬臂、下鏟、挖斗,實時、流暢、精準,生動地向觀眾演示了中聯重科搭載前沿技術的智能產品魅力,也引發廣大觀眾對未來智慧工地的暢想:坐在家里就能遠程操控工程機械建造一座摩天大樓。
△記者體驗中聯重科5G遠程操控挖掘機
節目中介紹,2020年湖南工程機械產業營收突破2500億元,規模連續十年居全國第一?!捌鹬貦C械產量世界第一”、“每18分鐘下線一臺塔機”,一組組數字,是中聯重科擔綱工程機械湘軍中堅奮進攀登樹立起的一座座豐碑:汽車吊中大噸位產品銷售量行業第一,履帶吊銷售額國內行業第一,建筑起重機銷售規模穩居全球第一;打造的常德塔機智能工廠每18分鐘下線一臺塔機。
△湖南工程機械取得的亮眼數據成果
開放湖南:中聯重科打造海外智能制造典范
開放的湖南融入世界,在創新與開放的雙引擎驅動下,湖南正從內陸大省崛起為對外開放的高地。直播節目以中聯重科在中白工業園打造的白俄羅斯基地為典范詮釋了湖南開放崛起、擁抱世界的廣闊襟懷。
跟隨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員工董兵的鏡頭,觀眾看到了湖南制造企業在海外智能制造的新風貌。董兵介紹道,中白工業園是白俄羅斯最大的招商引資項目。中聯重科落戶其中的生產車間面積約15000平方米,整個生產融入了很多智能化、現代化的元素。
△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
在生產現場,每個工位都能有一臺電腦。董兵介紹,這是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MES系統的終端電腦,工人們可以通過電腦,并以掃碼的方式進行反饋生產問題、儲存生產數據等。以信息化、數字化的方式告別傳統的紙質記錄、口頭傳遞等,從而顯著提高準確率,以及生產效率等。
在起重機裝配車間,一些零配件有25公斤、45公斤或更重。車間配備有助力機械手,通過它們搬運,工人們可以輕松搞定。車間的地面上,裝有黃色的磁條,橫的、豎的,排列錯落有致,這是物料配送機器人的軌道。生產過程中小到螺絲釘,大到近噸重的物料,都可通過這些物料配送機器人及時、精準配送。
△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生產車間里的物料配送機器人
中聯重科白俄羅斯基地先進的生產工藝、智能化的生產車間,全方位地展現了湖南制造企業以創新開放的奮進之姿在海外的繁榮發展。
當晚,在央視《新聞聯播》中,鏡頭再度聚焦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畫面中,寬敞、明亮、清新的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幾乎無人,智能立庫里的物料配送機器人、車間里的工業機器人、機械手各自保持著高效有序運轉,生動地展現了一座世界領先的燈塔工廠生產圖景。
△央視《新聞聯播》中聯重科塔機智能工廠生產一景
中聯重科將持續加速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創新、創優、創高,為引領長沙工程機械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為打造國家重要先進制造高地,為建設美麗富饒新湖南,為推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貢獻更大力量。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