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刊發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現場評論文章《以智能制造推動產業升級》,報道以三一集團18號廠房為典型例證,生動闡述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構建智能制造體系,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產業短板,推動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以下為報道內容:
走進位于湖南長沙經開區的三一集團18號廠房,這樣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在智能系統引導下,100多臺機器人、70多臺自動導引運輸車相互協同作業,完成切割、分揀、碼垛、成型、焊接、機加等自動化操作。一位負責人說,智能化生產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讓產品質量更穩定、生產更高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中國是世界工程機械的制造大國,工程機械是我國裝備制造業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構建智能制造體系,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產業短板,才能推動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構建智能制造體系,重在“修煉內功”,在關鍵領域開展攻關,提升生產能力。曾經,一些企業存在重視研發產品與商業營銷、輕視生產制造的現象,致使產業發展出現薄弱環節。這一弱項,應該盡快加以強化。
在18號廠房的轉臺焊接工作島,搬運機器人和焊接機器人不需要輔助,即可轉臺自動工作。這一環節的技術難度大、要求高,曾一度陷入研發瓶頸。為此,相關企業集中攻關、反復測試,10余次改進技術方案,最終攻克難關、成功達產。實踐證明,提高制造水平,有助于降本增效,把產品生產真正轉化為產品價值。

除了企業自身因素,產業集聚的優勢也不能忽視。以長沙經開區為例,這里有三一集團、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企業,園區以智能制造為主線,得益于集聚優勢,不少企業走出了一條從智能產品到智能工廠再到智能服務的發展路子,進而以智能化產品改善用戶體驗、贏得市場份額。

構建智能制造體系,需要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與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近年來,長沙加快構筑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積極培育協同創新、富有活力的工程機械產業生態。
一方面,以舉辦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為契機,加強海內外企業交流,助力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強化產業鏈。僅2021年,國內外展商數量就達到1450余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中的32家企業參展參會。另一方面,組織動員各方力量開展相關領域技術攻關,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將組成聯合體,共同揭榜,合作開展科技創新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面向“十四五”,繼續以智能制造推動產業升級,把握機遇、積極轉型、優化結構,著力提升產業競爭力,我們就一定能積蓄發展新動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民日報》點贊三一!以智能制造推動產業升級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近日,《人民日報》刊發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現場評論文章《以智能制造推動產業升級》,報道以三一集團18號廠房為典型例證,生動闡述了中國工程機械企業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構建智能制造體系,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產業短板,推動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以下為報道內容:
走進位于湖南長沙經開區的三一集團18號廠房,這樣的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在智能系統引導下,100多臺機器人、70多臺自動導引運輸車相互協同作業,完成切割、分揀、碼垛、成型、焊接、機加等自動化操作。一位負責人說,智能化生產有效提高了加工精度,讓產品質量更穩定、生產更高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順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發展趨勢,共同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中國是世界工程機械的制造大國,工程機械是我國裝備制造業中最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之一。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機遇,構建智能制造體系,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補齊產業短板,才能推動工程機械產業轉型升級,形成新的競爭優勢。
構建智能制造體系,重在“修煉內功”,在關鍵領域開展攻關,提升生產能力。曾經,一些企業存在重視研發產品與商業營銷、輕視生產制造的現象,致使產業發展出現薄弱環節。這一弱項,應該盡快加以強化。
在18號廠房的轉臺焊接工作島,搬運機器人和焊接機器人不需要輔助,即可轉臺自動工作。這一環節的技術難度大、要求高,曾一度陷入研發瓶頸。為此,相關企業集中攻關、反復測試,10余次改進技術方案,最終攻克難關、成功達產。實踐證明,提高制造水平,有助于降本增效,把產品生產真正轉化為產品價值。
除了企業自身因素,產業集聚的優勢也不能忽視。以長沙經開區為例,這里有三一集團、鐵建重工、山河智能等企業,園區以智能制造為主線,得益于集聚優勢,不少企業走出了一條從智能產品到智能工廠再到智能服務的發展路子,進而以智能化產品改善用戶體驗、贏得市場份額。
構建智能制造體系,需要構建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與協同創新的產業生態。近年來,長沙加快構筑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積極培育協同創新、富有活力的工程機械產業生態。
一方面,以舉辦長沙國際工程機械展覽會為契機,加強海內外企業交流,助力中國工程機械企業強化產業鏈。僅2021年,國內外展商數量就達到1450余家,世界工程機械50強中的32家企業參展參會。另一方面,組織動員各方力量開展相關領域技術攻關,符合條件的高校、科研機構及企業將組成聯合體,共同揭榜,合作開展科技創新項目。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產業技術變革和優化升級,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以‘鼎新’帶動‘革故’,以增量帶動存量,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面向“十四五”,繼續以智能制造推動產業升級,把握機遇、積極轉型、優化結構,著力提升產業競爭力,我們就一定能積蓄發展新動能,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