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某高原隧道內,一臺“柳工綠”裝載機正靈活穿梭,鏟舉推伸應對自如,迅速完成了當天的隧道清渣工作…… 這臺專為隧道作業而生的電動側卸裝載機,憑借零排放、零污染、超高的作業效率得到了現場工作人員的稱贊。
這正是柳工全球交付的首臺6噸級電動裝載機,它一經推出就再次奠定了柳工在電裝領域的領導地位。
圖片
更高效更安全
6噸機成長隧“神器”
據了解,該高原隧道屬于大埋深超長隧道,地處高山深谷地貌,海拔4000米以上,最大埋深超千米。長期在封閉潮濕、空氣污濁的隧道內施工,如果采用普通燃油設備施工,不僅故障率高,而且極易引發瓦斯爆炸等危險,直接威脅到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車輛的尾氣排放還會直接威脅到當地的生態系統。
為了順利完成施工任務,施工方購買了柳工電動化設備,柳工862HE側卸電動裝載機與柳工924FTN-E電動挖掘機相互配合,“隧道雙雄”在實際作業中表現出色,受到了客戶的高度稱贊。

“柳工這臺6噸級電動側卸裝載機不僅噪音小、零污染,而且速度快,爆發力強,開起來既舒適又順暢,一連干四五個小時的活也不累。”操作人員介紹道,隧道作業環境惡劣、空間狹小,柳工862HE側卸裝載機采用鉸接式車架,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
“和市場上常見的5噸機相比,它更有勁,工作效率更高,而且續航能力強,充電快,一小時就可以滿血復活。”
此外,駕駛室、液壓缸、鏟斗、車架等工作裝置全部采用了加厚型鋼板,駕駛室配置豪華、視野開闊,具有防碰撞、防傾覆功能,確保車輛及人員安全。輪胎加裝有防護鏈,即便在布滿碎石、顛頗不平的隧道內行走仍然“如履平地”,不會受到影響。
搶占高地
柳工側卸電裝締造行業神話
側卸式裝載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實用性強,主要用于煤巷、全巖巷中煤及其他物料的裝載。除完成裝載作業以外,還可以充當支護時的工作平臺。在隧道作業時,主要用于完成工作在短距離運輸、清渣和支護等。由于它插入力大、機動性好、全斷面作業、安全性好,成為隧道施工的主要機械,而電動側卸裝載機則是當下隧道施工的最優選擇。

憑借六十余年對裝載機技術的積累,柳工不斷精進和創新細分領域電動裝載機技術,現已成為側卸式電動裝載機領域的領軍者,市場占有率超過90%!

隨著電動化工程機械迎來黃金時期,柳工將繼續深耕“綠色賽道”,努力把純電動技術打造成為柳工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助力工業振興和基礎設施建設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為我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獨擋“E”面 全球首臺柳工6噸電動裝載機助力川藏建設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日前,在某高原隧道內,一臺“柳工綠”裝載機正靈活穿梭,鏟舉推伸應對自如,迅速完成了當天的隧道清渣工作…… 這臺專為隧道作業而生的電動側卸裝載機,憑借零排放、零污染、超高的作業效率得到了現場工作人員的稱贊。
這正是柳工全球交付的首臺6噸級電動裝載機,它一經推出就再次奠定了柳工在電裝領域的領導地位。
圖片
更高效更安全
6噸機成長隧“神器”
據了解,該高原隧道屬于大埋深超長隧道,地處高山深谷地貌,海拔4000米以上,最大埋深超千米。長期在封閉潮濕、空氣污濁的隧道內施工,如果采用普通燃油設備施工,不僅故障率高,而且極易引發瓦斯爆炸等危險,直接威脅到施工人員和設備的安全,車輛的尾氣排放還會直接威脅到當地的生態系統。
為了順利完成施工任務,施工方購買了柳工電動化設備,柳工862HE側卸電動裝載機與柳工924FTN-E電動挖掘機相互配合,“隧道雙雄”在實際作業中表現出色,受到了客戶的高度稱贊。
“柳工這臺6噸級電動側卸裝載機不僅噪音小、零污染,而且速度快,爆發力強,開起來既舒適又順暢,一連干四五個小時的活也不累。”操作人員介紹道,隧道作業環境惡劣、空間狹小,柳工862HE側卸裝載機采用鉸接式車架,轉彎半徑小,機動靈活。
“和市場上常見的5噸機相比,它更有勁,工作效率更高,而且續航能力強,充電快,一小時就可以滿血復活。”
此外,駕駛室、液壓缸、鏟斗、車架等工作裝置全部采用了加厚型鋼板,駕駛室配置豪華、視野開闊,具有防碰撞、防傾覆功能,確保車輛及人員安全。輪胎加裝有防護鏈,即便在布滿碎石、顛頗不平的隧道內行走仍然“如履平地”,不會受到影響。
搶占高地
柳工側卸電裝締造行業神話
側卸式裝載機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實用性強,主要用于煤巷、全巖巷中煤及其他物料的裝載。除完成裝載作業以外,還可以充當支護時的工作平臺。在隧道作業時,主要用于完成工作在短距離運輸、清渣和支護等。由于它插入力大、機動性好、全斷面作業、安全性好,成為隧道施工的主要機械,而電動側卸裝載機則是當下隧道施工的最優選擇。
憑借六十余年對裝載機技術的積累,柳工不斷精進和創新細分領域電動裝載機技術,現已成為側卸式電動裝載機領域的領軍者,市場占有率超過90%!
隨著電動化工程機械迎來黃金時期,柳工將繼續深耕“綠色賽道”,努力把純電動技術打造成為柳工的核心競爭力,推動新能源產業鏈發展,助力工業振興和基礎設施建設向綠色低碳轉型升級,為我國如期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新的貢獻。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