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中聯重科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在湖南長沙召開,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主持大會。大會審議通過了《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等24項議案。中聯重科股東及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團隊出席大會。
“開源節流”凈利同比增長116% 經營質量實現歷史最優
會上,中聯重科董事會秘書楊篤志介紹了公司2019年財務業績和生產經營情況。楊篤志表示,受益于工程機械行業持續復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營運和市場營銷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及業務規模增長、產品結構優化、強化成本管理等因素,2019年中聯重科實現了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是歷年來經營質量最好的一年。
據介紹,2019年全年中聯重科實現銷售收入433.07億元,同口徑增長50.91%;毛利額大幅提升至129.93億元,同比增長67.14%;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3.71億元,同比增長116.42%。
通過“開源節流”雙管齊下,公司毛利額、凈利潤顯著增長。在行業向好、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中聯重科嚴控各項成本和費用,期間費用率同比下降0.97個百分點,持續實現“硬下降”。此外,營運資本周轉天數大幅縮短,資產運營效率也實現了顯著提升。
主導產品市場地位穩升 第二梯隊全面發力
據介紹,在基建投資、設備更新、環保升級、人工替代效應等多重外部利好疊加公司持續創新研發、推進數字化轉型等內因驅動下,中聯重科工程機械產品銷量保持強勁增長,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09.90億元,同比增長53.39%。公司核心產品汽車起重機、履帶吊和塔式起重機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強,各業務板塊收入增速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混凝土板塊市占率穩步提升至20.50%,全球首次研制出超高強鋼鏤空臂架,引領行業輕量化技術發展方向;工程起重機械市場份額達近五年最好水平,汽車起重機市占率快速增長,達到30.56%;塔機市占率穩居第一,在國內市場具有定價權。
中聯重科表示,混凝土、工程起重機械、建筑起重機械三大主導板塊市場地位持續穩固外,公司也正在大力發展土方機械補齊短板,高空作業機械發展正勁,布局的機制砂、干混砂漿、噴射機械、應急裝備、礦山機械等第二梯隊在研發、市場、銷售網絡方面齊發力,勢態良好;關鍵零部件產業全面整合,有序配套,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農業板塊方面,2019年,公司聚焦優勢核心業務,深化調整產品結構,加速推進技術與產品升級,提升產品盈利能力。小麥機、甘蔗機、烘干機產品在國內市場份額“數一數二”。新推出系列化高端拖拉機、水稻有序拋秧機,繼續以技術引領市場。此外,中聯重科農業機械相關負責人還表示,除在產品創新取得突破外,公司正在推進農業生產經驗數據管理項目,為企業向高端農業裝備制造加農業服務商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緊抓“兩新一重”新機遇 實現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2020年國家正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對于新基建,中聯重科表示,公司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據媒體報道,僅新基建中5G產業本身的投資來看,未來3、4年內的投資規模在1.5萬億元左右。其中,工程施工占1.5萬億元總投資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規模巨大。
中聯重科表示,宏觀來看,行業已從傳統的房地產工程項目拉動擴展為新基建、傳統基建、新能源等各類建設項目帶動。風電組裝、電網鐵塔、交通、水利各類建設都離不開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等各類設備的支撐。隨著“兩新一重”建設的持續推進,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空間。
在5G、互聯物聯等新技術的應用上,中聯重科也走在行業前列。借助5G技術,中聯重科成功實現最遠距離挖掘機5G遠程操控。在2020年3月的美國工程機械展上,通過5G技術,用戶在拉斯維加斯現場遠程操控位于長沙的挖掘機進行作業,距離超過12000公里。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聯重科一季度營業收入達90.66億元,凈利潤10.26億元,雙雙實現增長,取得了明顯高于行業增速的業績。與此同時,公司打造的世界級燈塔工廠——中聯智慧產業城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塔機智能工廠二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還新增建筑起重機械華東智能制造基地等項目,智能制造全面發力將進一步夯實企業向高質量發展。
行業專家認為,隨著疫情后工程機械產品銷售旺季的到來、基建投資力度加大,以及新基建的陸續發力,工程機械行業全年有望延續強勁的復蘇勢頭。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在渠道、研發、服務等方面具備先發優勢,市占率有望繼續提升。隨著農機行業向全程化、大型化、智能化轉變,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有望迎來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中聯重科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召開 緊抓新機遇實現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6月29日,中聯重科2019年年度股東大會在湖南長沙召開,中聯重科董事長詹純新主持大會。大會審議通過了《2019年度董事會工作報告》等24項議案。中聯重科股東及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團隊出席大會。
“開源節流”凈利同比增長116% 經營質量實現歷史最優
會上,中聯重科董事會秘書楊篤志介紹了公司2019年財務業績和生產經營情況。楊篤志表示,受益于工程機械行業持續復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提升,營運和市場營銷能力的不斷增強,以及業務規模增長、產品結構優化、強化成本管理等因素,2019年中聯重科實現了有質量、有效益的增長,是歷年來經營質量最好的一年。
據介紹,2019年全年中聯重科實現銷售收入433.07億元,同口徑增長50.91%;毛利額大幅提升至129.93億元,同比增長67.14%;歸屬于公司股東凈利潤為43.71億元,同比增長116.42%。
通過“開源節流”雙管齊下,公司毛利額、凈利潤顯著增長。在行業向好、銷售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中聯重科嚴控各項成本和費用,期間費用率同比下降0.97個百分點,持續實現“硬下降”。此外,營運資本周轉天數大幅縮短,資產運營效率也實現了顯著提升。
主導產品市場地位穩升 第二梯隊全面發力
據介紹,在基建投資、設備更新、環保升級、人工替代效應等多重外部利好疊加公司持續創新研發、推進數字化轉型等內因驅動下,中聯重科工程機械產品銷量保持強勁增長,全年實現銷售收入409.90億元,同比增長53.39%。公司核心產品汽車起重機、履帶吊和塔式起重機市占率提升、盈利能力增強,各業務板塊收入增速好于行業平均水平。其中,混凝土板塊市占率穩步提升至20.50%,全球首次研制出超高強鋼鏤空臂架,引領行業輕量化技術發展方向;工程起重機械市場份額達近五年最好水平,汽車起重機市占率快速增長,達到30.56%;塔機市占率穩居第一,在國內市場具有定價權。
中聯重科表示,混凝土、工程起重機械、建筑起重機械三大主導板塊市場地位持續穩固外,公司也正在大力發展土方機械補齊短板,高空作業機械發展正勁,布局的機制砂、干混砂漿、噴射機械、應急裝備、礦山機械等第二梯隊在研發、市場、銷售網絡方面齊發力,勢態良好;關鍵零部件產業全面整合,有序配套,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農業板塊方面,2019年,公司聚焦優勢核心業務,深化調整產品結構,加速推進技術與產品升級,提升產品盈利能力。小麥機、甘蔗機、烘干機產品在國內市場份額“數一數二”。新推出系列化高端拖拉機、水稻有序拋秧機,繼續以技術引領市場。此外,中聯重科農業機械相關負責人還表示,除在產品創新取得突破外,公司正在推進農業生產經驗數據管理項目,為企業向高端農業裝備制造加農業服務商轉型升級奠定基礎。
緊抓“兩新一重”新機遇 實現企業持續高質量發展
2020年國家正重點支持“兩新一重”建設,即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城鎮化建設,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設。對于新基建,中聯重科表示,公司既是參與者,也是受益者。
據媒體報道,僅新基建中5G產業本身的投資來看,未來3、4年內的投資規模在1.5萬億元左右。其中,工程施工占1.5萬億元總投資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規模巨大。
中聯重科表示,宏觀來看,行業已從傳統的房地產工程項目拉動擴展為新基建、傳統基建、新能源等各類建設項目帶動。風電組裝、電網鐵塔、交通、水利各類建設都離不開混凝土機械、工程起重機械、樁工機械等各類設備的支撐。隨著“兩新一重”建設的持續推進,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廣闊空間。
在5G、互聯物聯等新技術的應用上,中聯重科也走在行業前列。借助5G技術,中聯重科成功實現最遠距離挖掘機5G遠程操控。在2020年3月的美國工程機械展上,通過5G技術,用戶在拉斯維加斯現場遠程操控位于長沙的挖掘機進行作業,距離超過12000公里。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中聯重科一季度營業收入達90.66億元,凈利潤10.26億元,雙雙實現增長,取得了明顯高于行業增速的業績。與此同時,公司打造的世界級燈塔工廠——中聯智慧產業城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塔機智能工廠二期項目建設如火如荼,還新增建筑起重機械華東智能制造基地等項目,智能制造全面發力將進一步夯實企業向高質量發展。
行業專家認為,隨著疫情后工程機械產品銷售旺季的到來、基建投資力度加大,以及新基建的陸續發力,工程機械行業全年有望延續強勁的復蘇勢頭。中聯重科等龍頭企業在渠道、研發、服務等方面具備先發優勢,市占率有望繼續提升。隨著農機行業向全程化、大型化、智能化轉變,擁有技術優勢的企業有望迎來集中度進一步提升。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