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毛片全部免费播放_天天曰天天爽_97高清_五月婷婷导航_中文在线视频_久久在线视频

關注
微信
工程機械與維修 今日工程機械
首頁 - 大話租賃 - 正文

高空平臺租賃企業應該停下來等等靈魂了

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0)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新年伊始,筆者去年寫的一篇文章《高空作業平臺租賃市場的未來走勢》又被朋友們在朋友圈中轉出來,現在看來當初預測是非常準確的!很多同行看了之后紛紛致電表示贊同!同時也問對后面市場怎么看?這個問題促使本人對目前整個市場的生態又做了一些思考!

國內高空車租賃市場的發展大約也就十來年時間,從2016年開始高速起飛,短短五年時間市場保有量增加了10倍,達到20萬輛之多。從事高空平臺租賃的企業數量也是爆發式增長,各路資金紛紛涌入。高空車生產廠家數量的增長也不落后,短短幾年就增長到十多家,整個行業呈現一派繁榮的景象!大家都想分一塊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后一個“藍海”的蛋糕!與整個行業的繁榮景象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租賃市場的租金價格,這兩年不但沒有上漲,反而出現了斷崖式的下降!這個反常的現像是非常值得我們從事高空設備租賃的企業思考和反省的,也就是應該停一下,等等靈魂了!

支持這個市場火爆的邏輯是:美國目前的高空車保有量超過60萬量,按照市場容量來說我們應該超過美國,最少應該60萬輛,甚至可能達到120萬輛。這樣,相對我們目前20萬輛的保有量,還有好幾倍的發展空間!

這個假設應該沒有什么問題,實際上只是時間問題。但具體哪一年應該達到多少保有量比較合適呢?這個沒人知道,只有市場知道!從這兩年租賃市場的價格下降來看,市場已經給出了答案!

出租率提高,租金價格反而降低的怪相

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最近幾年市場容量也確實是在發展壯大,就拿2020年來說,盡管市場保有量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將近10萬輛),但全國所有租賃公司的出租率好像都不低,超過80%甚至90%的很多,有些小租賃公司甚至超過100%的(轉租了不少)。這樣的出租率說明市場很好啊,但是很遺憾,雖然出租率較往年提高了,但營業額反而降低了,因為租金價格降了很多!

對于租賃公司來說,降低的營業額基本就是消失的純利潤,因為所有費用并沒有較往年減少!所以很多公司就直接進入虧損了,也就是事情多做了,但利潤卻減少甚至虧損了!換句話說,市場里設備的保有量增加了很多,但租金總額卻沒增加多少。所以這個“市場做大了”對租賃公司來說是一點好處都沒有的!誰受益最大呢?首先受益的當然是上游主機廠家,他們的銷量大大增加了,每個品牌都在擴充生產線!而且管你租金多低,反正新機價格還算比較堅挺,毛利率也不低。第二受益的是下游客戶,以前一臺設備的租金現在可以租兩臺甚至三臺了,那當然多租幾臺可以減少人工和縮短工期啊!第三受益的是融資租賃公司,設備增加了放款額增加了,反正利息是穩賺不賠的。

設備租賃公司反而是最苦最弱勢的,跟上游購買設備,月供款一分不能少,不敢逾期;下游被客戶壓價格、拖賬款,設備還損壞嚴重,苦不堪言!最要命的是這么苦還沒利潤甚至虧本!看起來熱鬧非凡,實質上是賠錢賣吆喝!可以說比小弟還慘!

既然是賠錢賣吆喝,為什么還有那么多公司熱衷于增加設備呢?筆者認為,是我們都犯了“發展焦慮癥”,過去幾年由于市場發展迅速,所有租賃公司都在高速發展,大家跑馬圈地、野蠻發展慣了,就算目前出現拐點,大家都還在受這個慣性思維的左右,都擔心自己發展慢了會被別人超越或者吃掉!

但只要你認真算一算投資回報率,沖動馬上沒有了!

為什么中國目前還不可能出現像聯合租賃那樣的超大租賃公司

有統計表明,2020年整個市場有70%的新機是被三個頭部企業買走的,現在整個市場20萬輛的保有量當中,三巨頭的臺量加起來可能占了一半左右,這說明了一個問題:由于這兩年租金價格的急劇下降,投資回報極低甚至虧本經營,所以中小租賃公司購買新機的欲望極低,但三個頭部租賃企業為了拼數量排名或者準備上市前的沖刺,吹大其固定資產規模,都在拼命采購新機。

但是,是不是三個頭部企業擁有了超過一半的設備保有量,他們就能占領大部分的租賃市場份額呢?這個當然未必!按照租賃成熟市場美國的數據,三大頭部租賃公司所占的市場份額總和也僅有20%左右(UniteRentals11%,Sunbelt7%,Herc3%),也就是眾多中小租賃公司占據了80%的市場份額!北美設備租賃市場是典型的長尾市場。

雖然這一回合看似中小租賃公司告負,被低價格打得無可奈何,發展受限,苦苦掙扎;但大公司也不見得好過,小公司做得好的多少都還有些利潤,但大公司就直接是虧啊,而且還不是虧一點點,根據未經證實的消息,光是“老大”一家去年就虧損接近2億元……

老二可能也好不到哪里去,這樣燒錢賺流量的所謂互聯網的經營模式,明白人都知道是不可持續的,這個坑只能想辦法去資本市場“割韭菜”來填補!

這種商業模式在設備租賃行業行得通嗎?筆者認為是不行的,因為國內設備租賃市場與其它市場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就連美國聯合租賃這樣財力雄厚的租賃巨頭都只能占10%左右的市場份額,也都不敢用低價搶“流量”這樣的方式去發展,因為他們很清楚設備租賃市場的特性與其它市場不一樣,價格下去了要很難再拉起來了,也就是說這些租賃巨頭們要想扭虧為盈就難了!

反而小公司比較靈活,沒利潤我先不發展,如果價格起來一點,有利潤了就可以加速發展!從近一年來新機的銷售數據就可以看出這樣的趨勢。

根據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維模型:“大自然中不管多惡劣的環境都會有與之相適應的生物存在,而且這種生物在這種環境之下還會生存得不錯。”同理,不管目前高機租賃市場環境多惡劣,也肯定會有與之適應的租賃公司生存得不錯!筆者認為,能適應這種低價環境的肯定是運營成本低的小租賃公司!所以巨頭門的低價做法無異于自掘墳墓!

2020年,薛小平老師有一篇文章是分析中國租賃公司狀況的,結論是中國目前還不可能出現像聯合租賃那樣的超大租賃公司,原因有幾點,也說得比較透徹,這里不再重復。

本人也非常認同其中的觀點。不管目前高機租賃的頭部公司發展有多么迅猛,都只能是虛火一場,在目前這種租賃價格不斷下滑的市場當中,特別是今年臂車租賃價格的下滑,他們在看得見的未來基本看不到在這一塊業務中有真正盈利的可能性!

當然大公司做事是沒有那么容易調頭的,“子彈”已經出膛要收回來是不可能的,對于小租賃公司來說,目前能做的也只能是“躲起來”,讓“子彈”再飛一會!

最火的6米剪刀車,盈利卻很難

2021開局,最火的當屬6米剪刀車了,很多區域都出現了缺貨狀態,主要主機廠家也供不應求。原因是這個高度的需求增加了,而之前的市場保有量卻很少,前幾年出租率低,大家都不怎么采購這個型號的設備。

前兩年我們參考國外市場就發現了這個趨勢,所以最近兩年采購了不少6米剪刀車,但到今年發現之前的采購量還是不夠多!然并卵,雖然這個型號的機器缺貨,但租賃價格還是低得出奇,很多地方的月租金在1300~1500元之間,高一點的也只有1500~1600元左右,這樣的租賃價格有投資價值嗎?

讓我們來簡單計算一下:

一臺6米的剪刀車目前比較低的價格也要6萬元人民幣(三大廠家售價都高于這個價格),以最簡單最優惠的計算方式:5年免息分期(這樣的條件有幾家能拿到?),每年需要支付的機器款就是12000元(6萬除以5),以每年出租8個月計算(北方肯定做不到),每個月租金要保證1500元才能夠付機器款,如果算上設備的維修配件費用(每年1.5%設備款),人工費用(每年1.5%設備款)等等,月租金要去到1725元才能打平,要想盈利就要租到2000元以上!

這個還是在比較理想的情況之下,租賃公司還要承擔5年的經濟風險(要保證5年內國家經濟環境都是那么好,出租率都是那么高),這個風險也是不小的!所以這個回報率如何就顯而易見了!大家可能會想就算5年內虧一點,5年后機器就是我的了,但5年后機器還值多少錢呢?到時維修等各種成本也增加了!

也曾有同行發出過這樣的靈魂拷問:“發展慢了就會吃虧嗎”?這個當然未必,實際上這個市場并沒有什么先來后到,客戶并不固定是誰的,后面來的企業做得比前面企業好的比比皆是。

所以就目前的情況看,最優策略當然是:市場不好沒利潤,那發展就可以放緩,以守為主,只要能活下去,市場好轉了再投入也不晚,中小租賃公司的優點就是船小好調頭,何必湊那個熱鬧賠錢賣吆喝呢!

最近聽說有些同行準備退出轉行了,同時也看到還有新公司準備近入的,這都沒什么奇怪,不管哪個行業都一樣,總會出現“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連夜趕科場”或者“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現像。

設備租賃是個需要長期精細經營,細水長流的行業,我們的巨頭們還沒有經歷過一個完整經濟周期的洗禮,這種租賃設備非常單一(主要是高空車)的租賃公司抵抗經濟周期風險的能力是非常低的,而且這么單一收入來源的設備租賃公司能上市嗎?

這個只是筆者個人的疑問,本人這方面不是內行,得請高手請教!

何況就算大企業能成功上市又如何?還是最終要能在這種環境下盈利,估計還得瘦身精簡!所以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停一停等等靈魂才能更好的發展!實際上很多中小租賃公司都在探討多元化經營之路了……

展開閱讀全文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

發布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