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客工程機械 評論(1)
來源:匠客工程機械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特別是挖掘機和裝載機等規模產品已逐步進入微利時代,這是不爭的事實。很多代理商老板為謀求新的發展方式,都在嘗試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合伙人制經常在耳邊聽到,也被更多的代理商公司導入,尤其是在商業發達的南方市場。
相對于工程機械行業,商超可以說是紅海中的紅海。國內大型商超,既要面對外資商超的供應鏈優勢,還要忍受路邊店的非常規騷擾。不少國內大型商超很早就開始導入合伙人制,執行過程雖然一波三折,但整體的正面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合伙人制的方式有很多,本文給出的定義是:“代理商合伙人制”是建立在合伙經營基礎上的股權激勵制度。直白地講,就是合伙人不僅要負責業務和管理,還要參與經營。收入除了工資和獎金外,還有股權激勵。當然這里的股權激勵可以是增量分紅方式,也可以是虛擬股權或限制性股權方式,還可以是風險投資、內部交易或項目跟投等方式。
案例A:國內某知名超市,是早期實行合伙人制的示范性單位,該超市最初以部門為單位,實行合伙人制。其核心是部門達到基礎設定的毛利額或利潤額后,由企業和員工進行收益分成。
以果蔬組為例,導入合伙人制以后,員工不再野蠻裝卸,在碼放時會輕拿輕放,并注意保鮮次序。這樣既可保證果蔬品質,提高售價。又可以延長保質期,降低損耗。國內其他超市果蔬損耗率一般為30%,該超市只有5%。
案例解讀:員工參與經營了嗎?果蔬輕拿輕放就是創收和節流,就是參與經營。可能有人會說這種經營工作太過簡單,可是仔細想想超市理貨員的能力,又能有多強?正因為簡單才易行。
行業關聯:工程機械產品銷量和市場占有率的獎返利,疊加行業競爭激烈,讓代理商從上到下只想著沖銷量。現階段代理商利潤微薄,如果劃小結算單位,讓一線分公司承擔部分經營責任,會怎樣呢?
正方觀點:假如引入合伙人制,經營質量與一線人員個人利益掛鉤,相信他們在沖銷量的同時,會努力爭取利潤的。
反方觀點:價格戰這么激烈,大家不是不想爭取利潤,而是不敢爭取利潤。若想多堅持一點利潤,誰敢冒丟單的風險?誰能夠為丟單負責?
本文觀點:合伙人制度是參與經營的基礎,決定經營結果的是經營能力。合伙人參與經營,只是有機會消抵價格戰的影響,但能否真正帶來效果,還要看員工的經營能力。假設員工經營能力一般,就不要賦予其過于復雜的經營動作。否則,要么出現經營質量不可控的情況,要么帶來經營風險。
長期商譽最重要
案例B:嘗到甜頭后,該超市開始擴大合伙人范圍。以門店、品類、部門、柜臺為單位,都逐步實行合伙人制,這時,開始出一現些不和諧的做法。
以采購部門為例,初期設立供應鏈底層買手,在蔬菜采裝環節注重時間和效率,獲益頗多。后期不斷壓低供應商價格,導致供貨質量不穩定,質檢報告不時見諸報端,社會風評轉差。
案例解讀:采購部為什么會出現短期行為?直接看是品控紅線不明確,本質是經營方針太短視,沒有捆綁長期利益。
行業關聯:微利時代,還會催生各種毒瘤。一、不同客戶價差過大,導致客戶心理不平衡;二、正常途徑走不通,靠欺騙爭取客戶;三是、打稅收擦邊球。
正方觀點:競爭越激烈,越需要約束員工不誠信的行為,合伙人制就是方法之一。靠歪門邪道,活下來也活不長。工程機械是個小行業,區域客戶圈子的聯系很緊密,沒有不透風的墻。
反方觀點:引入什么制度都沒用,競爭太激烈、客戶太成熟,誰也不愿欺騙客戶,不是沒辦法嗎。先活下來再說,成大事不拘小節。
本文觀點:靈活與誠信都是代理商立業之本,兩者也不矛盾。在評判具體做法之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誰會兼顧短期效益和長期商譽?毫無疑問是投資者。沒有牽掛,就難有制約;沒有抵押,就可能肆意。合伙人制度不是管理層面的事情,而是公司治理層面的事情,各種目標、政策和方式,都要有原則底線,都要注重長期商譽。
有團隊好發展
案例C:隨著合伙人制度的深入,該超市開始鼓勵管理層投資。對于出錢的投資者,收益包括:保底收益、投資收益、投資份數和預設價值。對于出力的貢獻者,收益包括增值分配、價值衡量、二次分配和貢獻價值。
將管理層分為決策層、經營層、執行層、支持層,按類型和層級,設定對應的預設價值分,以貢獻價值作為分配依據。借助制度優勢,該商超在全國持續擴張,各級合伙人成為經營管理的后備軍,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主力軍。
案例解讀:團隊核心管理人員,光具備業務管理能力還不夠,還需鍛煉經營管理能力。提升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壓擔子,在實踐中成長。
行業關聯:代理商做遠程管理,單憑高管和總部職能部門遠遠不夠。如何讓分公司經理分擔管理責任?如何讓分公司經理不是幫著員工糊弄公司,而是成為監督管理的第一道防線?
正方觀點:合伙人制度會讓責權利更明確,更能通過利益分配,調動分公司經理的積極性。劃小核算單位,實質是轉移了部分監督管理責權關系。
反方觀點:合伙人制不是萬金油,分公司經理上不上心?敢不敢做管理?愿不愿帶新人?牽扯的因素很多,不要寄予太多期望。
本文觀點:正反方觀點都沒有錯,只是角度不同。對工程機械代理商而言,執行合伙人制是有前提的。目標、步驟和數據要清晰,團隊、規模和底蘊要有基礎,職責、流程和制度要健全。
合伙人制度可能對工程機械行業的企業而言,還是公司治理的新方式,但對社會企業而言已頗具經驗。合伙人制度雖然也有頗多爭議,但其生命力也極強。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對合伙人制度的探索和實踐早已開始,隨著社會的進步,還會繼續深化。
引入合伙人制度,先要評估團隊的管理現狀,從簡單易行的方式開始。引入合伙人制度,不要過分追求短期利益,要注重培養長期商譽。引入合伙人制度,先把團隊經營能力鍛煉好,在微利時代,才好面對更多風雨。
敬請關注 《工程機械與維修》&《今日工程機械》 官方微信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工程機械與維修》與《今日工程機械》官方微信
消費品行業合伙制和生產資料銷售行業還是有本質的區別,行業周期性不同,資金需求也不同!很多代理商利用合伙制一個目的也就是牽制人員流失!